建中四年,叛亂的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偽造渾瑊的書信,意圖誣陷他參與叛亂,德宗識破了這一反間計,仍然信任渾瑊,更賜他良馬、錦幣。
不久后,德宗又任命普王李誼為荊襄等道行營都元帥,大開幕府,以討伐李希烈。
渾瑊被任命為檢校戶部尚書、御史大夫,充任中軍都虞候。
十月,涇原兵變爆發,德宗出逃奉天。
叛軍首領朱泚親率大軍,攻打奉天城。
德宗逃至奉天三日后,渾瑊率宗族子弟及家屬來到德宗身邊,德宗任命他為行在都虞候、檢校兵部尚書、京畿渭北節度觀察使。
渾瑊威望素著,使人心迅速安定下來。
數日后,邠寧留后韓游瑰、慶州刺史論惟明、監軍翟文秀率軍三千,在便橋抵御朱泚。
三人與朱泚在醴泉遭遇,韓游瑰急忙回軍直趨奉天,朱泚也緊隨其后,唐軍出戰失利。
“叛軍爭奪奉天城門,打算進城,渾瑊與韓游瑰率軍血戰整日。”
“城中有幾輛草車,渾瑊命虞候高固率領身穿鎧甲的戰士用長刀砍殺敵人,個個以一當百。”
“又把草車拖過來堵塞在城門口,放火燒車,唐軍乘著火勢出擊,叛軍只好退卻。”
“入夜后,朱泚在奉天城東三里扎營,擊柝的聲音與燃起的火堆布滿了原野。”
“朱泚讓西明寺僧人法堅制造攻城用具,從寺廟中獲取木材,制作云梯和沖車。”
“韓游瑰認為只需準備好火種,等著叛軍攻城便可。”
“此后朱每天都來攻城,渾瑊等率軍晝夜力戰。”
“朱泚乘夜攻打奉天城的東、西、南三面。”
“同月二十日,唐軍終于將叛軍擊退。”
“在此役中,左龍武大將軍呂希倩戰死。”
“二十五日,德宗加渾瑊為京畿、渭南北、金商節度使。”
“十一月,靈武留后杜希全、鹽州刺史戴休顏、夏州刺史時常春及渭北節度使李建徽等率軍一萬人入援。”
“按照渾瑊與宰相關播的建議,援軍應該從乾陵北面前來,奸臣盧杞卻說服德宗,讓援軍從漠谷前進。”
“結果正如渾瑊所料,叛軍占盡地形優勢,以大弩、巨石連敗四路援軍及趕來援救的奉天守軍,援軍只得退保邠州。”
“自此之后,賊攻城逾急,并廣筑戰壕,以期圍困奉天。”
“十天后,叛軍又攻奉天城東北角,射入城中的箭和石頭像下雨一樣,晝夜不停,城中傷亡慘重。”
“奉天城外無援兵,城中糧食消耗殆盡,連德宗每天也只有兩斛粗米果腹,城中守軍只有趁叛軍休息時外出采集木頭用來防御,人心危迫,德宗與渾瑊相對而泣。”
“此后,朱泚加緊進攻奉天。”
“他讓僧人法堅制造云梯,云梯高有九丈,長寬各有數丈,下裝巨輪,外面裹著水浸的濕牛革,周圍懸滿了水囊,梯上可裝兵士五百人。”
“城中的人們望見,都感到憂恐畏懼。”
“德宗詢問群臣的意見,渾瑊與侯仲莊向德宗說明了應對之策。”
“云梯大而沉重,重則易陷,只要按照叛軍來襲的方向挖掘地道,地道里面堆滿木柴、膏油、松脂,就能破解敵人的這一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