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聞訊,向諸將詢問對策,張俊、辛企宗勸其逃往長沙,韓世忠反對逃跑,于是,趙構任命他為浙西制置使,防守鎮江。”
“十一月,完顏宗弼敗統制陳淬于馬家渡,采石渡江,分數道并進,各處屯守的宋軍都被擊敗。”
“韓世忠為避其鋒,將物資裝滿舟船,焚燒城鎮,引兵自鎮江退守江陰。”
“完顏宗弼攻破廣德,殺入臨安,趙構逃往浙東。”
“當時,韓世忠以前軍駐守青龍鎮,中軍駐守江灣,后軍駐守海口,他知道金兵不能長久肆虐,便大造戰艦,打算等敵人回撤時進行攔截。”
“到了上元節,韓世忠聽說金兵撤退的消息,先在秀州城張燈慶賀,然后突然引兵直奔鎮江。”
“等金兵到達時,韓世忠的軍隊已經屯駐在焦山寺,金將李選投降。”
“完顏宗弼派遣使者來向韓世忠下戰書,約定時間大戰。”
“韓世忠同意,雙方大戰近十個回合,梁夫人親自執棒槌擊鼓,金兵最終不能渡過長江。”
“大戰前,韓世忠認為敵人到后必定登金山龍王廟,觀察宋軍虛實,于是各伏兵百人在廟中和水邊。”
“金人果然有五人騎馬闖入廟中,伏兵發動攻擊,僅僅抓獲兩人,有三人逃掉,其中一個穿絳袍玉帶的人,掉馬后又上馬跑掉,正是完顏宗弼。”
李清照:焦山寺戰后,完顏宗弼率軍退入黃天蕩,進退無門,派使者與韓世忠講和,韓世忠不許。
撻辣在濰州,派遣孛堇太一到淮東援助完顏宗弼,于是,孛堇太一駐軍江北,完顏宗弼駐軍江南,約定同時沖擊韓世忠的艦隊。
韓世忠率先將海船停泊在金山,等到敵艦沖陣時,分兩路繞到敵船背后,用鐵索大鉤套鉤敵船,每一鉤出,必定鉤沉一敵船,使得金軍無還手之力。
完顏宗弼勢窮,再度求和,韓世忠要求金朝歸還徽欽二帝和占領的疆土,完顏宗弼語塞。
兩軍在黃天蕩相持了四十八天,有人向完顏宗弼獻計,稱在黃天蕩內鑿開一條直通建康的河渠,即可從水路逃出。
完顏宗弼派人,一夜開鑿河渠三十里,又在船上裝土,平鋪在船板上,船穴鋪上木槳,等風停時出長江。
海船無風無法出長江,第二天風停,宋軍船只不能行動,金人用小船放火,箭如雨下,燒毀不少宋軍宋軍戰船,這樣便可逃出黃天蕩。
完顏宗弼大喜,依計而行,果然有效,宋軍船只被燒毀許多,將軍孫世詢、嚴允戰死,金軍乘機沖出黃天蕩,向北逃過長江,撤回黃河以北地區。
黃天蕩之戰,韓世忠以八千軍隊圍困號稱十萬的金軍長達四十八天,高宗前后六次賜札褒獎韓世忠,在戰后更拜他為檢校少保、神武左軍都統制兼武成、感德二鎮節度使。
紹興二年,韓世忠出任福建、江西、荊湖宣撫副使,鎮壓建安范汝為起義,又招降占據郴州、邵州的廣西流寇曹成,隨后移師長沙,破白面山劉忠起義軍。
湖南平定,韓世忠被授為太尉,率部返回建康后,成立背嵬軍。
同年九月,韓世忠升任江南東、西路宣撫使,建司建康。
韓世忠升開府儀同三司,充任淮南東、西路宣撫使,置司泗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