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珙出身名門,其四世祖孟安曾經參加岳飛的軍隊,立過軍功。
嘉定十年,金人侵犯襄陽,駐扎在團山。
孟珙的父親孟宗政是京湖制置使趙方手下的將領,率軍抵抗金軍。
孟珙料到金軍必定會從羅家渡渡河,進攻樊城。
于是他向孟宗政獻計,在正對著羅家渡渡口的方位設伏,孟宗政同意了。
第二天,金人果然開始渡河,渡到一半時,宋軍的伏兵出擊,殲滅了半數金軍。
不久后,孟宗政接到軍令援助棗陽,到了戰場上,孟宗政和孟珙一度互相失散。
“孟珙遠遠看見金軍的騎兵中有穿著白衣、騎著白馬的人,認定就是自己的父親,于是趕緊指揮騎兵沖擊敵陣,救了孟宗政。”
“因為這次戰功,孟珙被提拔為進勇副尉。”
“嘉定十二年,金朝元帥完顏訛可率兵二十萬,分兩路進攻棗陽,包圍了棗陽城。”
“孟珙登城射擊金軍,官兵們都很佩服他。”
“孟宗政命令孟珙從其他道路襲擊金軍,孟珙攻破十八座營寨,斬落一千多個金兵首級,繳獲了許多武器。孟珙以此功晉升為下班祗應。”
“嘉定十四年,孟珙進京謁見趙方。”
“趙方一看見孟珙,就認為他與眾不同,任命他為光化縣尉,后又轉進武校尉。”
“嘉定十六年,孟珙因功被授為承信郎。”
“不久后,孟宗政去世,孟珙按例為父親服喪。”
“趙方想要啟用他,孟珙推辭了。”
“直到孟宗政下葬后,孟珙才任職成忠郎。”
“嘉定十七年,宋理宗即位。”
“寶慶元年,宋理宗破格提拔孟珙為忠翊郎。”
“不久,孟珙又被授與峽州兵馬監押兼在城巡檢。”
“京湖制置司又讓孟珙擔任提督虎翼突騎軍馬、京西第五副將、權管神勁左右軍統制。”
“當初孟宗政領兵時,在唐州、鄧州、蔡州招募了兩萬多人,組建了忠順軍。”
“孟宗政去世后,忠順軍的統帥是江海,可是他卻不能服眾。””
“于是,京湖制置司命孟珙代替江海。”
“孟珙將忠順軍分為三部,忠順軍很快就穩定了下來。”
“紹定元年,孟珙在棗陽建造平虜堰,從棗陽城到軍營西邊十八里,從八迭河經過漸水旁邊,水流跨過九座土山,通天槽修了八十三丈,能夠灌溉十萬頃土地,由軍民分別開墾耕種,當年收獲十五萬石糧食。”
“孟珙令忠順軍每家都飼養馬匹,由官府供應糧草,馬匹繁殖得很多。”
“紹定二年,孟珙升任京西第五正將、棗陽軍總轄、本軍屯駐忠順三軍。”
“紹定三年,孟珙任京西兵馬都監。這一年,孟珙的母親去世。”
“紹定四年,孟珙喪期未滿就任職京西兵馬鈐轄、棗陽軍駐札,仍舊統領忠順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