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宗弼為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第四子。
遼國天慶四年,金太祖起兵反遼,完顏宗弼尚未成年,沒能參加第一次伐遼之役。
金國天輔五年十二月,遼金和談破裂,金太祖下令第二次伐遼。
此時完顏宗弼隨五叔父、國論忽魯勃極烈完顏杲出征,這是他首次參戰。
金國天輔六年,完顏杲率軍攻克遼國中京。
金軍將領完顏希尹俘獲遼國君主天祚帝耶律延禧的護衛習泥烈,審問后得知天祚帝耶律延禧正在鴛鴦濼打獵。
“于是完顏杲率大軍從青嶺出兵,完顏宗弼和完顏宗望率領一百騎兵和馬和尚一起追擊遼將越盧、勃古、野里斯的部隊。”
“激戰過程中,完顏宗弼的箭矢放光。”
“他搶過遼兵的長槍,獨力殺死遼兵八人,生擒五人,最終將越盧等人的軍隊打敗。”
“經過審訊俘虜,完顏宗弼得知天祚帝尚未離開鴛鴦濼,如果現在出擊可以擒獲他。”
“經過這次戰役,完顏宗弼在金軍中初步確立自起自己的威望。”
“金國天會三年十月,金太宗下詔兩路攻宋,其中西路軍由完顏宗翰率領,由西京直攻太原。”
“東路軍由完顏宗望率領,由平州直攻燕京,完顏宗弼在東路軍中擔任行軍萬戶。”
“金國天會四年正月,完顏宗望派完顏宗弼奪取湯陰縣。”
“宗弼率軍猛攻,迫使湯陰縣三千宋軍投降。”
“東路軍到達黃河時,宋軍已將橋梁焚毀,金軍無法在橋上渡河。”
“于是宗弼與合魯索率七十名騎兵涉水過河,殺死燒橋的五百名宋軍。”
“金軍渡過黃河后,宗望派遣使者吳孝民進入汴梁誘降宋朝君臣,而宗弼則率領三千騎兵逼近汴梁。”
“宋徽宗棄城逃跑,宗弼挑選出一百精騎追擊,但沒能追上,只繳獲三千匹戰馬。”
“宋欽宗看金軍勢大,請求議和,以康王趙構、太宰張邦昌為人質,增加歲幣,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予金。”
“宗望答應議和條件,率軍返回燕京。”
“同年八月,金太宗第二次下詔侵宋。”
“宗弼再次跟隨升任右副元帥的宗望南下,與宗翰的部隊匯合后,兩路金軍合攻開封。”
“十月二十五日,汴梁城破。十二月初二,宋欽宗獻表投降。”
“次年四月,宗望、宗翰押解宋徽宗、宋欽宗及宋朝皇室四百七十余人,以及搜刮的大批財物北上,北宋滅亡。”
“金國天會五年,右副元帥、領燕京樞密院事的宗望去世,宗望異母弟、金太祖第三子宗輔繼任為右副元帥。”
“十二月,宗輔率軍征討淄州、青州一帶的抗金武裝,宗弼跟隨宗輔出戰。”
“在青州之戰中,宗弼擊敗宋將鄭宗孟的數萬兵馬,攻克青州城。”
“接著,宗弼率軍進攻臨朐,先是擊敗了趙成領導的抗金武裝,接著又打敗了宋將黃瓊的軍隊,占領了臨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