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以宋度宗去世不久,乞求元軍退兵,表示愿年年進奉修好。”
“伯顏聲稱元軍征殺是為宋長期拘留元使郝經而興師問罪,加之本年宋將又半道殺害元使廉希賢。”
“如欲元軍停兵不進,除非宋廷納土出降。”
“完全封死了宋人茍安求存的僥幸之心。”
“及伯顏師抵平江,宋廷再次派尚書夏士林等前來乞和,表示只要元軍為宋廷留一條生路,宋帝愿尊元帝為伯父。”
“且歲貢銀二十五萬兩、帛二十五萬匹。”
李師師:伯顏毫不理會,只是遣人將宋使逐回臨安促降。
十三年正月,元軍進至臨安近郊皋亭山,南宋皇室不得不遣臨安知府與宗室奉傳國璽及降表至伯顏軍前請降。
是時,宋室謝太后及幼主趙尚留在臨安宮中,而宰臣陳宜中、張世杰等擁宋主兄弟益王趙、廣王趙南下逃亡。
伯顏急遣阿剌罕、董文炳等據守要津,防止宋室再逃,另派一支勁旅追捕益、廣二王,但追之不及而返。
伯顏對南宋皇室的投降事宜作了妥善安排。
為維持臨安正常的社會秩序,他將大軍駐扎于臨近的湖州,嚴禁軍士入城擾民,僅遣原宋降將持黃榜撫諭臨安內外軍民,使之“安堵如故”。
他帶左右親隨,巡視臨安,觀察形勢,爾后派兵“分屯要害”,保護宋室的宮庭、山陵。
他命要員入城籍軍民錢谷之數,閱實倉庫,收誥命、符印,罷宋官府,改編三衙諸司宋軍,同時派遣新附降官分赴湖廣、四川招諭未下州郡。
整個受降交接過程井然有序,避免了改朝換代之際常有的毀滅和破壞。
二月,宋少帝率文武百官朝北拜交降表。
三月,伯顏正式入臨安,籍沒宋室的禮祭器、冊寶、儀仗、圖書。
留阿剌罕、董文炳治行省事,繼續經略閩、廣,自己則押解宋室君臣北上入覲。
平宋還都后,世祖對其信賴更重,曾面諭太子真金。
因此,當宋亡之后,北方諸王不時作亂威脅到元朝安全時,伯顏又肩負起鎮守北疆的重任。
至元十四年,漠北迭傳邊警,急報諸王昔里吉劫北平王那木罕、右丞相安童,“脅宗王以叛”。
忽必烈命伯顏統兵北征,坐鎮和林,都督諸路軍平亂。
是秋,伯顏率所部與叛軍遇于斡魯歡河。
兩軍隔水相持竟日,伯顏令部下牧馬具食以迷惑對方,敵軍果中計懈怠。
伯顏掩其不備,分軍為二,迂回包抄,大破敵軍。昔里吉由此一蹶不振。
十八年,燕王真金領父旨巡撫北疆,伯顏被指派隨行,日與太子論天下事,以備顧問。
真金也對其尊禮有加,事實上伯顏是以其豐富的治軍經驗輔弼太子在實踐中歷練才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