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術很快便采取了張弘范的建議,將溝通樊城與襄陽的浮橋焚燒,在阿里海牙的主持下,蒙古大軍用回回砲進攻樊城,樊城破。”
“隨后,襄陽守將呂文煥接受了蒙軍將領阿里海牙的勸降,由張弘范協同入覲,并與全軍將士接受元廷錦衣、白金、寶鞍等賞賜。”
“至元十一年,元廷派張弘范為前鋒,隨丞相伯顏由漢江南下伐宋。”
蘇軾:隨著后晉統治者把燕云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人,當地的漢人再次面臨這樣尷尬局面。
所謂的漢人正統政權還在,但是卻不管自己了,他們得學著和胡人政權打交道了。
對于最早淪為孤魂野鬼的幽云十六州漢人來說,他們有兩個更為尷尬的點。
第一,是中原王朝在他們被賣了之后迅速整合,新建立的大宋已經統一了所有漢地。
第二,是單靠他們幽云十六州的漢人,力量又太弱小,不足以顛覆契丹人的統治。
在被拋棄的漢人被迫學著與胡人政權打交道的同時,主體民族人數很少的胡人政權統治者也不得不試著與其治下的漢人打交道。
幾經磨合之下,幽云十六州漢人與遼國的契丹統治者基本達成一種默契。
相互成全,又彼此提防,總之,日子還得湊合著過。
金滅遼之戰時期,宋軍曾想趁機北伐收復幽云十六州。
但當地的漢人并未含淚喜迎王師,反而是與契丹人同仇敵愾,與宋軍殊死搏斗。
滅掉遼國的女真人在意外撿了個大便宜拿下整個北方后,也不得不開始學著與漢人打交道,但他們的原則也比較簡單粗暴。
漢人只負責種地,軍隊的主力必須是絕對是女真人。
宋金戰爭逐漸平息后,已經有不少漢人大族成員通過對土地的占有,掌握地區的經濟命脈,人事方面,這些大族子弟也可以進入金國的權力系統,有的甚至還能做到很高的位置。
就這樣,漢人大族在金國初步完成了經濟獨立,政治獨立也可以算完成了一半,唯獨沒有染指的只有軍隊。
但只要金國統治者腦子沒有進水,就不會把刀把子交到人數遠比他們多的漢人手中,只是有時候,一些事也由不得他們了。
“張弘范率左部諸軍,循著漢江向攻取郢西、武磯堡。”
“宋軍方面,由宰相賈似道督軍在蕪湖阻擋元軍南下、殿帥孫虎臣據兵丁家洲。”
“元軍南下渡江后,由張弘范作為前鋒與其交戰,后續大軍隨著張弘范的路線繼續攻打宋軍,宋軍一路潰敗。”
“在張弘范的引領下,元軍一路長驅至建康。”
“元世祖遣使至伯顏,告誡他不要輕敵貪進,正值酷暑,可停軍休息。”
“伯顏從其計,進京向元世祖告知軍情,隨后奉旨進軍。”
“至元十三年,隨征南都元帥兀良哈·阿術,與宋將張世杰、孫虎臣所率水軍陣于焦山決戰,張弘范率軍橫沖其陣,大敗宋軍,并奪得戰艦八十艘,俘虜千人。”
“同年,張弘范隨董文炳由海道會合伯顏軍隊,抵至宋恭宗趙所在的臨安城近郊。”
“宋恭宗上降表,降表中將自己與元世祖以伯侄相稱。”
“伯顏令張弘范入城,張細數宋主之罪,說明宋柞已盡,說服宋恭宗改降表,與元世祖為臣仆。”
“三月,伯顏率軍入臨安,宋皇室被押送至元大都。”
“同年,多地百姓不愿隨宋朝廷歸降,在浙江臺州地區發生了叛亂,張弘范派人勸降,守將殺使焚書,待張弘范率軍攻下臺州后,部將按照蒙古舊例請求屠城,張不許,只誅其守將,臺州百姓對其非常感激。”
“元軍還師后,張弘范被封為鎮國上將軍、江東道宣慰使。”
“至元十五年,宋臣陸秀夫、張世杰于碙州立宋度宗三子、廣王趙昺為帝,改年號為祥興,閩廣地區軍民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