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五年九月二十三日,岳鐘琪出生,其父乃清朝將領岳升龍,官至四川提督。
岳家乃武將世家,岳鐘琪有一個叔父岳超龍,官至湖廣提督,兄長岳鐘瑞,堂弟岳鐘璜后任四川提督。
康熙四十五年,二十歲的岳鐘琪憑借父親捐的官職候補同知而入仕,三年后,岳鐘琪被簡授同知,及至康熙四十九年,番賊肆虐,邊關官員空缺,岳鐘琪主動請求前往兵中效力,同年七月,康熙欽點他為四川松潘鎮中營游擊,岳鐘琪由此棄文從武,開啟武將之路。
“康熙五十七年清軍與準噶爾軍在藏北那曲喀喇烏蘇河進行戰斗,清軍敗北。”
“同年,岳鐘琪被提拔為四川永寧協副將。”
“康熙五十八年,準噶爾不斷騷擾西藏,為招撫理塘、巴塘番眾,同年五月,岳鐘琪奉命帶隊先遣理塘,抵達理塘后,理塘頭目達哇拉木渣木巴、第巴塞布騰阿住等率軍來見。”
“岳鐘琪宣揚朝廷驅準安藏旨意,進行招撫,被拒,岳鐘琪便誅殺他們,收復理塘。”
“之后他趁熱打鐵,招降巴塘叛軍頭目喀木布第巴。”
“接著,乍丫、察木多,察哇等人也全都投降。”
“康熙五十九年,岳鐘琪隨定西將軍噶爾弼由拉里進藏,作為先遣軍。”
“當地武裝控制了落龍宗的三巴橋,岳鐘琪設計襲殺準噶爾使者,奔襲饒巴,一舉擊潰守橋藏軍,奪取三巴橋,沿途叛軍歸降。”
“突襲饒巴成功,岳鐘琪再次設計抓獲叛軍猛將黑喇嘛,攻下拉薩門戶拉里,并向噶爾弼獻計招降藏軍將領公布。”
“此計一成,岳鐘琪晝夜兼程,發兵直抵拉薩,大破西藏兵眾,并活捉喇嘛內應四百多人,準噶爾將領策凌敦多卜兵敗,至此,西藏平定。”
“康熙六十年,大軍還朝,岳鐘琪晉升為左都督,后又升任四川提督,被賜孔雀翎。”
“康熙六十年,郭羅克上中下三部落掀起反清叛亂,岳鐘琪奉命討伐郭羅克,率軍從松潘出發,擊破郭羅克千余敵軍,奪下郭羅克吉宜卡等二十一寨,并乘夜進軍中郭羅克納務寨,不過一天就連克十九寨,抓獲叛軍首領駿他爾唪索布六戈。”
“岳鐘琪乘勝追擊,又帶兵進攻上郭羅克押六寨,番人首領旦增綁住叛軍首惡假磕等二十二人歸降,郭羅克三部至此平定,岳鐘琪被授與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職。”
“康熙六十一年,岳鐘琪征討平羊峒番,并在當地設南坪營。”
“雍正元年,青海蒙古和碩特部的臺吉羅卜藏丹津糾集一眾大小臺吉在察罕托羅海會盟,掀起叛亂,西寧一帶及多地的蒙、藏族人響應,朝廷派去的欽差大臣被扣留殺害。”
“朝廷下旨征討青海,撫遠大將軍年羹堯請岳鐘琪參謀協助軍務,岳鐘琪率領6000人出兵歸德堡,撫定上寺東策卜、下寺東策卜各番部。”
“南川塞外的郭密九部屢屢侵犯周邊,以呈庫、活爾賈二部尤為跋扈。”
“岳鐘琪率軍深入搗毀其巢,平定二部。”
“及至雍正二年,岳鐘琪被授官奮威將軍,郭隆寺喇嘛響應羅卜藏丹津的叛亂,他帶領諸軍合擊,殲滅叛軍并毀寺,抓住叛軍首領達克瑪胡土克圖。”
“當時羅卜藏丹津屯兵在額穆納布隆吉爾,大首領阿爾布坦溫布、吹拉克諾木齊分別駐扎在各關隘地區,岳鐘琪與手下將士兵分三路進軍,大軍抵達哈喇烏蘇,趁一眾藏軍未睡醒發動攻擊,斬獲千余人,其余藏軍逃走。”
蘇軾:岳鐘琪趁勝追擊,一天行軍抵達伊克喀爾吉,抓獲阿爾布坦溫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