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五年,西藏的珠爾默特叛亂,岳鐘琪出征,此時的他已經64歲了。”
“岳鐘琪駐軍打箭爐,叛亂被平定。”
“到了乾隆十七年,雜谷土司蒼旺又掀起叛亂,岳鐘琪出兵討伐并抓獲了他。”
“乾隆十九年,重慶平民陳琨叛亂,岳鐘琪帶兵親自去抓捕,回來后便在資州病逝,享年六十八歲。”
“墓地在金堂縣棲賢鄉境內,乾隆賜謚號襄勤,并予一等輕車都尉讓他的兒子岳瀞承襲。”
辛棄疾:西部不太平,準噶爾部雖經過朝廷派部隊三次討伐,但自噶爾丹起的三輩人從沒停止過分裂活動。
沙俄扶持策旺阿拉布坦入侵西藏,康熙派部隊征討,時年33歲的岳鐘琪領兵六百為先鋒,他一舉打敗叛軍三千余人并生擒頭領,嚇得叛軍余部望風喪膽逃跑。
岳鐘琪出師告捷,在西南戰場上嶄露頭角。
隨定西將軍噶爾弼入藏平叛,岳鐘琪率四千人為前鋒,先期到達指定地點昌都時,聞訊叛軍已調集人馬扼守三巴橋。
三巴橋是進藏第一險,若敵斷橋,那就徹底斷了前進之路。
敵我雙方的主力部隊都隔此橋有數千里遠。岳鐘琪當機立斷,決定強占三巴橋。
他派三十名懂藏語的馬兵,偽裝成敵軍,晝夜兼程行軍,趁黑夜摸進敵營,活捉了準噶爾的五名使者。
敵軍大驚,以為神兵天降,紛紛繳械投降,為進軍拉薩鋪平了道路。
同年八月班師回四川,因戰功卓著,朝廷授岳鐘琪左都督、四川都督要職,并賜孔雀翎等。
西藏叛亂平定不久,青海爆發了羅卜藏丹津的叛亂。
朝廷派撫遠大將軍年羹堯進駐西寧,岳鐘琪奉命撫定青海。
他率領五千騎兵,夜以繼日急行軍,尋蹤突襲羅卜藏丹津的部隊。
第十三天時在荒原上捕捉到羅卜藏丹津的主力部隊。敵軍從夢中驚醒,四散逃命。
羅卜藏丹津換上女人的服裝才得以逃掉。平定青海叛亂,岳鐘琪立下首功,雍正皇帝特授他三等功,賜黃帶。
次年提升他為甘肅巡撫、川陜總督,加封太子少傅。
時年38歲的他,占盡了人間風華。
岳仲琪不僅武功卓著,在兼任甘肅巡撫、川陜總督期間,對社會發展頗有建樹,其中不少措施延續了數百年。
雍正三年為發展經濟,方便牧民們進行交易,他奏請朝廷批準,恢復了封市很久的河州、松藩及丹噶爾寺集市貿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