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一個十分傳奇的男子,“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年紀輕輕就為漢朝立下汗馬功勞。
最著名的當屬封狼居胥山那一場戰役。這樣一位人物竟然在他前途大好的時候突然暴斃身亡,死時年僅23歲。
“霍去病的母親原是平陽公主府的侍婢衛少兒,父親是平陽縣的衙役霍仲孺。”
“后霍仲孺與其斷絕往來,另娶她人。”
“霍去病的舅舅是漢朝將軍衛青,姨母是漢武帝的皇后衛子夫。”
““少年時期的霍去病勤于學習,了解兵書戰陣。”
“十八歲時,被漢武帝任命為侍中。”
“元朔二年,匈奴入侵北部邊境、掠奪百姓財物,漢武帝決定向匈奴發動戰爭。”
“元朔六年,漢武帝任命首次出征的霍去病為驃姚校尉,跟隨衛青在漠南攻打匈奴。”
“在作戰中,霍去病率領輕騎兵襲擊敵人。”
“最終斬殺捕虜二千零二十八人,其中殺死匈奴單于的叔祖父籍若侯產、俘虜單于叔父羅姑比及相國、當戶,使匈奴單于的勢力被削弱。”
“漢武帝基于霍去病的優異表現,封為冠軍侯。”
“收復河套地區后,元狩二年春天,漢武帝任命霍去病為驃騎將軍,率領精騎從隴西郡出發,進行攻取河西地區。”
“霍去病及其部隊在經過五個匈奴王國,離焉支山一千多里的皋蘭山下,與匈奴軍交戰,后殺死對方八千九百多人,俘獲匈奴渾邪王子、相國、都尉。”
“這年夏天,霍去病與合騎侯公孫敖率領部隊從北地郡出發,越過居延、小月氏。”
“在祁連山時,與匈奴展開戰爭,俘虜酋涂王,降伏敵眾兩千余,殺敵三萬余人,漢軍自損約十分之三。”
“戰后,霍去病被漢武帝增封爵邑五千戶。”
“而漢軍在河西地區的勝利,引起匈奴的內亂。”
“渾邪王殺休屠王,并欲率領部隊降漢。”
蘇軾:霍去病的舅舅名叫衛青,就是那個“黃沙百戰亡匈奴,征軍萬里復江山”的將軍。
衛青征戰沙場多年,一直對戰勝匈奴念念不忘。
衛青能夠受到漢武帝的賞識與他的姐姐衛子夫離不開關系。
衛子夫本來只是平陽公主府中的一名奴婢,因其樣貌上的優勢被平陽公主獻給漢武帝,是姐姐送給弟弟用來寬慰心情、緩解焦慮的禮物。
很快衛子夫就受到漢武帝的寵愛,為其生下孩子,后因為德行美好、端莊自持最終被冊立為后。
而平陽公主后來又嫁給了衛青。可以說,這幾人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聯系又十分緊密,難以割舍。
而霍去病是衛青的侄子,與他感情頗深。
相傳霍去病第一次去戰場就是由舅舅帶領的,他的一身本領也是由舅舅傳授的,這為他日后殺官員埋下了伏筆。
衛青在提拔自己的侄子后,漢武帝看到了霍去病身上極其優秀的軍事能力。他似乎生來就是為戰場而生的。
他在作戰時不僅有勇有謀,作戰耗時較短,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力也較少。
霍去病和衛青的存在是當時匈奴聞風喪膽的敵人,為漢武帝打下了不少江山。
在霍去病嶄露頭角時,此時的衛青已經不算年輕了。
漢武帝在這兩人中開始逐漸重用霍去病勝過衛青,他惜才,更從霍去病身上看到了大漢江山光輝的未來。
于是,霍去病的官職一步步提高,從慢慢趕上衛青到遠高于衛青,以至于在公共場合中衛青還需要給霍去病低頭。
這中間是否有漢武帝的帝王權衡之術我們不得而知,但古來外戚聯合奪權之事不在少數。
衛子夫的皇后權力、平陽公主的勢力、衛青和霍去病的地位加在一起,足以對漢武帝的帝王之位產生足夠大的威脅。
而要想自己的皇位永固,就需要將他們的親密聯系瓦解。
而提高一人的權力以制衡另一人就是最好的方法,衛子夫和平陽公主身為女子,在漢武帝看來不足為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