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四年,諸葛亮出生于瑯琊。
他早年喪父,跟隨叔父諸葛玄生活。
諸葛玄前往豫章投奔袁術并擔任豫章太守,諸葛亮及其弟兄也都跟隨前往。
后來,諸葛玄官職被朱皓取代,諸葛玄又帶著諸葛亮等人前往荊州投奔時任荊州州牧劉表。
在荊州期間,諸葛亮與潁川人石廣元、徐元直以及汝南孟公威到處游學。
諸葛亮經常抱膝長嘯,他說石廣元、徐元直與孟公威可以官至刺史郡守,而自己則可以成為像管仲、樂毅一樣的人。
“諸葛玄去世時,諸葛亮18歲,他來到隆中種地為生。”
“還有一種說法是,早年間的諸葛亮是在南陽躬耕生活。”
“此段躬耕生活持續10年。諸葛亮注重與荊州當地名士交流,他經常去當地名士龐德公家拜訪,每次都在床下對著龐德公行禮。”
“而龐德公的侄子就是鳳雛龐統。他也常去影響力與龐德公相當的黃承彥家里拜訪,并且娶了黃承彥的女兒為妻。”
“建安十二年諸葛亮與劉備相遇,史載兩種說法。”
“一是:劉備屯駐新野,司馬徽、徐庶分別向劉備推薦諸葛亮,認為諸葛亮是臥龍,能助劉備安定天下。”
“于是,劉備三顧茅廬,才見到諸葛亮。”
“諸葛亮與劉備分析了當時天下大勢,勸劉備先取荊州,再占益州可以謀取天下。”
“另一種說法為:諸葛亮認為曹操剛剛安定河北,下一個進攻的地方一定是荊州,但時任州牧劉表不通曉軍事,所以他先去找劉備,想讓劉備守衛荊州。”
“一開始,劉備只是以普通待客之禮設宴接待諸葛亮及其它賓客。”
“宴會結束后,諸葛亮獨自留下沒有離開,此時才有機會與劉備展開深入交談,并受到劉備的禮遇。”
“后來,諸葛亮為好友劉琦獻計助其逃離襄陽。”
“劉表死后,其次子劉琮即位,當曹操攻打荊州時納城投降。”
“諸葛亮與劉備南行避亂。此時孫權正在柴桑擁兵觀望。”
“諸葛亮親自勸說孫權,他指出如若任由曹操占據荊州,孫權也難以自保。”
“為此孫權應與劉備結盟共御曹操。孫權認同諸葛亮的分析,派遣周瑜等人率領3萬水軍與諸葛亮回去支援劉備。”
“后劉孫軍隊在赤壁打敗曹操。之后,諸葛亮被任命為軍師中郎將,管理零陵三郡,并從這三郡征收賦稅為劉備充當軍資。”
“建安十六年,益州州牧劉璋派遣法正去請劉備幫忙攻打占據漢中的張魯,諸葛亮與關羽鎮守荊州。”
“建安十九年,諸葛亮留下關羽鎮守荊州,自己帶領張飛、趙云沿著長江向西攻去,攻克了巴東等地,后來與劉備在成都附近匯合。”
“諸葛亮又協助劉備占領益州,并駐守在成都此時諸葛亮被封為軍師將軍。”
“劉備外出時,常留下諸葛亮鎮守成都。”
“因劉璋軟弱寬和,蜀地民風渙散,所以諸葛亮剛入蜀地就實行嚴法以正風氣。”
“時任廣都長蔣琬經常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劉備要處罰他,被諸葛亮以蔣琬是安定社稷的能臣為由加以勸阻。”
“建安二十六年劉備登基稱帝后,諸葛亮被封為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