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去了十分多的將領人才,對于此事,諸葛亮時常感到痛心,常常落淚。
之后,諸葛亮用了兩年多的時間讓蜀國休養生息,
但是為了北伐的勝利能夠大一些,他還是決定由自己親身上陣,領兵作戰。
228年到234年這6年之間,諸葛亮一共對曹魏發起五次進攻,但是第一次北伐,諸葛亮就出師不利。
他所器重的大將馬謖,和諸葛亮的意見不合,
馬謖決定一意孤行,違背諸葛亮對他下達的作戰指令,導致街亭失守。
自古以來,街亭就是歷朝歷代兵家的必爭之地,失去了街亭,
就好像被人斬斷了左膀右臂,憤怒之下的諸葛亮,下令處死了馬謖。
第一次北伐失敗后,同年冬天,諸葛亮聽聞魏軍舉兵從東部攻過來,
彼時他們兵力不足,關中空虛,不好正面迎敵。
兩軍于陳倉會師,陳倉易守難攻,兩方人馬在這里激戰了二十多天,仍然沒有分出勝負。
在這途中,蜀漢大將趙云病勢,諸葛亮驚聞噩耗,接連吐血,跌足痛哭
第三次北伐發生在第二年春天,這一次,諸葛亮用計謀大敗司馬懿,但是又損失了自己的一名大將張苞。
據悉,得知張苞死訊的諸葛亮,一度哭到暈厥,甚至因為傷心而病重不起。
接連損失大將,給人才寂寥的蜀國雪上加霜,而諸葛亮又是個惜才之人,
他心中有苦難言,雖然悲痛,卻不能不顧自己身上的使命,只好強打精神,繼續作戰。
此時諸葛亮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前,但是他肩負著要振興蜀國的使命,絕沒有退縮這條路,于是第四次北伐很快開始。
此次北伐戰役中,諸葛亮手下一員名叫魏延的大將伙同吳班和高翔,分三路作戰,最終大敗魏軍。
諸葛亮認為魏延很有本領,但是在北伐途中,魏延提出想要從子午道偷襲關中的想法,
可該想法卻遭到了諸葛亮的反對,諸葛亮認為魏延的計謀“非萬全之策”。
魏延向來自信自己有本事,冷不防被諸葛亮潑了冷水,他心中對諸葛亮是有怨氣的。
與此同時,諸葛亮北伐途中,遇到了因為在魏國受到猜忌而選擇投降蜀國的大將姜維,諸葛亮收用了姜維后,對他很是器重。
雖然姜維是從魏國過來的,但是諸葛亮對他的評價很高,認為他是一個擁有真本事的人。
到了第五次北伐,諸葛亮的身體愈發不好,盡管他對自己身體了如指掌,
但是每日里繁瑣的大小事太多,每一件都等著他去處理,
他沒有吃飯的時間,也沒有睡覺的時間,平日里憂思成疾,動不動咳嗽咳血。
一場大病來勢洶洶,諸葛亮時常吐血,食不下咽,整個人瘦得面色枯黃,形銷骨立。
在他病重之際,他還沒有忘了國家大事,給劉禪派來的人交代身后之事,
沒過多久,諸葛亮就在五丈原的軍營中,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可以說,諸葛亮的死,與他身上的重擔離不開關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