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元年,天下百姓為了反抗秦朝的暴虐統治,紛紛揭竿而起。
同年七月,陳勝與吳廣在大澤鄉率領戍卒九百人發動起義。
秦二世二年,陳勝派遣的周文等將領到達函谷關,兵卒多達數十萬人,戰車上千乘,到了戲亭就駐扎下來了。
秦二世胡亥甚感震驚,與群臣商量問該怎么辦。
少府章邯認為,盜賊已經來了,兵多且強,現在調派附近縣城的軍隊已經來不及了。
驪山刑徒很多,請求赦免他們,給他們武器攻打盜賊。
秦二世于是大赦天下,派章邯為將領迎擊楚軍。
章邯大敗周文,周文出關逃去了曹陽,兩個月后,章邯追到曹陽,周文戰敗,周文再次逃去了澠池,十余日后,章邯進軍澠池,大破周文。
周文自刎,雙方的士兵才停止交戰。
周文自刎后,吳廣麾下的將軍田臧等人聚一起謀畫,他們認為不如派遣少量的士兵,足以圍守滎陽城就行,把剩余全部的精銳部隊用來迎擊秦軍。
“考慮到吳廣不懂兵法權謀,田臧等人擔心吳廣阻礙他們的計劃,便假冒陳勝的命令殺掉了吳廣,把吳廣的頭獻給了陳勝。”
“陳勝派使者賜給田臧楚國令尹印章,任命他為上將。”
“田臧于是就派李歸等將士圍守滎陽城,自己則帶領精銳部隊向西挺進在敖倉引戰秦國軍隊。”
“雙方交戰中田臧戰死了,軍隊潰散。”
“章邯率領軍隊繼續向前在滎陽城攻打李歸等人,打敗了他們,李歸等人戰死。”
“陽城縣人鄧說帶領軍隊駐守在郯地,章邯的別將打敗了他們,鄧說的軍隊潰散逃去了陳縣。”
“铚縣人伍徐帶領軍隊駐守在許縣,章邯擊敗了他們,伍徐的軍隊潰散都逃往陳縣。”
“陳勝斬殺了鄧說。章邯擊敗伍徐后率兵攻打陳縣,上柱國房君蔡賜戰死。”
“章邯繼續率軍攻打陳縣以西的張賀軍隊。”
“陳勝出城督戰,陳王的軍隊被章邯打敗,張賀戰死。”
“臘月,陳勝逃去汝陰縣,回到下城父,他的車夫莊賈殺死陳勝投降秦國。”
“章邯徹底打敗陳勝后,于是進兵向臨濟縣攻打魏王魏咎,魏王于是派周市出城去向齊國、楚國求救。”
“齊國、楚國分別派遣項它、田巴帶領軍隊同周市回去救魏。”
“齊王田儋也率兵前去救魏。章邯夜里銜枚突襲,將齊、魏軍隊一網打盡。”
“齊王田儋被斬殺于臨濟下,田儋堂弟田榮收編剩下的士卒向東逃到東阿城。“”
“周市戰死,章邯派兵包圍臨濟城,魏咎投降,自焚而亡。”
“楚將項梁聽說田榮情況危急,于是率兵支援。”
“劉邦和項羽也前來支援北上攻打秦國。”
“在東阿城打敗了章邯的軍隊。”
“章邯向西逃走,項梁則率兵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