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軍撤軍后,只有楚軍繼續向北追擊秦軍。”
“項梁派劉邦和項羽令率兵攻打城陽縣,屠殺了全城。”
“后又率軍追擊章邯軍隊,在濮陽縣以東打敗了章邯。”
“章邯再次振興軍隊,駐守在濮陽城,開河堤放水環城以此護城,劉邦、項羽見狀決定進攻定陶,定陶沒有攻打下來,劉昂、項羽向西去雍丘巡視,在這里與秦軍交戰并打敗秦軍,斬殺了三川守將李由。”
“項梁率兵從東阿向西到達定陶,再次打敗秦軍,另一邊項羽斬殺了李由,如此項梁日漸輕視秦軍,顯露出了驕傲自滿的態勢。”
“宋義勸諫他收斂他不聽,而秦國增援強健了章邯的軍隊。”
“秦二世二年九月,在定陶章邯夜里銜枚突擊項梁的軍隊,徹底打敗項梁,最終斬殺了項梁。”
“章邯斬殺了項梁,認定楚國的名將已經死了,沒有其他人與之抗衡,于是決定向北渡過黃河攻打趙國。”
“章邯帶領軍隊到達邯鄲,把老百姓全都趕到河內,將城墻夷為平地。”
“張耳和趙王歇逃去了巨鹿城。秦將王離包圍了巨鹿城。”
“趙國將領陳馀往北收編常山兵,得到幾萬人,駐守在巨鹿城北面。”
“章邯帶領軍隊駐守在巨鹿城以南的棘原,修筑甬道連接黃河,給王離運送軍糧。”
李世民:章邯解決秦朝燃眉之急后繼續向山東義軍出擊,正在圍攻滎陽的田臧覺得自己肯定無法與秦軍抗衡,
而他的領導則是驕傲蠻橫且沒有戰略眼光的吳廣,所以他假借陳勝的命令,殺掉了起義軍的二號人物,
并自己率兵在敖倉迎戰章邯,結果田臧戰死。
章邯乘勝追擊,很快便攻入了張楚的國都陳縣,義軍首領陳勝在逃亡之時被自己的車夫莊賈所殺。
攪動山東天下反的張楚政權覆滅了。
當時是秦二世二年十二月,距離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起義,也僅僅六個月左右的時間,章邯實在功不可沒。
消滅張楚的次月,即秦二世二年正月,章邯率兵包圍了魏國的都城臨濟,魏相國周市突圍,向義軍求救。
六月,章邯擊潰了前來救援的齊楚聯軍,斬殺齊王田儋、魏相周市,走投無路的魏咎實在是條漢子,他在與章邯約降之后自焚而死。
章邯順風順水之時,項梁也如日中天。
秦二世元年九月,項梁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在收編了陳嬰、黥布、蒲將軍的部隊后,他手下共有六七萬人。
陳勝死后,他聽從范增的計策,立牧羊人熊心為楚懷王,自號武信君。
“世為楚將”的項梁很具有戰爭天分,他聽說田榮有難,便與劉邦一同救援,長期所向披靡的章邯戰敗了:
章邯圍田榮于東阿。沛公與項梁共救田榮,大破章邯東阿。
項梁的人生終點,正是章邯的人生巔峰。氣吞山河的赳赳老秦又回來了!
起義軍處處兵敗如山倒,而項梁死后,楚軍內部也要重新洗牌。
尤其是不甘作傀儡的楚懷王。他迅速來到彭城,果斷地將項梁的軍隊收歸己有,又扶植自己的心腹擔任要職,而明顯邊緣化了年輕的項羽。
與此同時,楚懷王發布詔令:先入關者王之。
楚懷王也是挺有心機的,自己本就是項氏所立,楚軍中項氏的勢力盤根錯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