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兵敗彭城后,逃往滎陽,項羽追擊過程中,順手拿下了彭越占據的梁地十幾座城池。
正面戰打不過,只好玩騷擾偷襲,這是彭越走向游擊戰的客觀條件。
從這時起,彭越對項羽的游擊戰開始了全面啟動。
“劉邦依計行策,派出使者前往齊、魏兩國,對韓信、彭越許諾以封土,使者一到魏國,彭越馬上就率領全部主力南奔垓下與劉邦、韓信大軍主力會合,并完成對項羽軍隊的合圍。”
“這一戰,漢軍精銳齊出,楚軍大敗,項羽戰敗自殺,楚國滅亡。”
“漢王五年春,劉邦兌現承諾,封彭越為梁王,以定陶為都城。”
“漢王六年,彭越前往陳縣朝見劉邦。”
“漢王九年、十年彭越多次趕到長安朝見劉邦,以示恭順。”
“漢王十年秋,在北方統領精兵據守代國、防范匈奴的代相陳豨舉兵反叛,劉邦親率大軍前往討伐。”
“行至邯鄲,劉邦派人向魏王彭越征兵。”
“彭遂自稱有病,只派手下的大將帶些人馬前往應付。”
“劉邦見彭越沒來,大怒,派人到定陶去怒斥彭越,彭越惶恐,遂打算親自趕往邯鄲謝罪。”
“彭越部將扈輒勸阻他,并建議彭越造反,彭越斷然拒絕,不肯造反。”
“同時也害怕劉邦因疑心加重而降罪,最終還是決定繼續稱病,不肯前往邯鄲。”
“此時魏國的太仆因冒犯彭越,彭越想殺太仆。”
“太仆趁彭越沒注意,逃離了魏國,同時前往邯鄲劉邦處,同時告發彭越與部將扈輒謀反。”
“劉邦大驚,急忙派使臣秘密逮捕彭越。”
“彭越因對此事沒有察覺,所以直接被使臣擒獲,同時劉邦把彭越囚禁在洛陽,經主管司法的官吏審理,并請求劉邦斬首彭越并滅其三族,但劉邦念及彭越昔日的戰功,赦免了彭越的死罪,只是將其廢黜為平民,流放到蜀地青衣縣監視居住。”
“在押解途中,彭越一行走到鄭縣并遇到了前往洛陽覲見劉邦的呂后。”
“彭越向呂后喊冤,向她哭訴自己的經過,同時請求自己能夠回到故鄉昌邑養老,呂后對忌憚于彭越的勇猛,想要永絕后患,呂后表面上表示同情,并將彭越帶到了洛陽覲見劉邦。”
“呂后拜見劉邦,同時稱魏王彭越是個勇猛過人的豪杰之士,如果將其放到蜀地,那將后患無窮,建議劉邦不如殺了彭越以絕后患,劉邦默許了呂后的建議。”
“呂后隨后就收買了彭越的門客親信,讓彭越的門客親信再次上書來誣告彭越謀反。”
“廷尉王恬開將案卷上奏劉邦,說是證據確鑿,按照法律必須將其處死并滅族。”
“劉邦同意了這個說法,最終彭越于公元前196年斬首,彭越尸體遭到醢刑,剁為肉醬遍賜諸侯,同時被誅滅三族,封國也被廢除。”
“彭越被殺之后,他的頭被懸掛在洛陽街頭示眾,劉邦頒下詔令,不允許任何人為彭越收尸。”
“梁國大夫欒布奉彭越之命出使齊國返回,在洛陽街頭看到高懸的彭越人頭,向彭越人頭報告了出使齊國的情況,同時舉行了祭奠儀式。”
“守在彭越尸體旁邊的官吏們將欒布抓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