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五年秋,項羽不堪腹背受敵,被迫南撤到陽夏休整。”
“彭越趁機再次出動,率部收復昌邑以及周邊的二十余座城池,獲得谷米十馀萬斛,后源源不斷送往劉邦軍中。”
“劉邦與項羽在滎陽一帶進行主力會戰,劉邦負多勝少,傷亡慘重。”
“他雖也曾多次派出使者到河北,要求彭越前來前線助戰。”
““但彭越卻多次推辭說魏地平定不久,他還不能離開。”
“不久,劉邦追趕南撤的楚軍,但在固陵再次被楚軍打得大敗,劉邦就異姓王不肯發兵一事向張良問計,張良向劉邦提出,可以對韓信、彭越許諾以封土。”
蘇軾:早年的彭越以打漁為生,日子過的很緊巴,
在社會上也交了一些狐朋狗友,為了生活帶領著貧苦漁民,在自家附近的水域里做起了強盜。
隨著秦末大亂,陳勝、項梁相繼起兵反秦,這時有人勸彭越也來參加反秦隊伍。
但是彭越認為現在形勢未明,沒有去,就這樣硬是等了一年多。
這時候,在大澤中的青年糾集一百多人投奔彭越。
彭越推辭不過,就和他們約定第二天日出時會合,遲到的斬首。
結果,第二天,日出時刻十多人遲到,最后一個中午才來。
彭越說,諸位執意要我做首領,現在約定集會時間,很多人遲到,不能全殺,只殺最后一人。
眾人都笑著說,何至于此,以后不敢了。
但是彭越最后還是把那個人殺了,然后設置祭壇,發號施令。
眾人都畏懼他,不敢仰視他。
于是,他們就攻占土地,收容諸侯的散兵來壯大勢力。
彭越本來是有機會參與到滅秦戰爭中去的,當初他也曾協助劉邦攻打過昌邑,沒打下,劉邦引兵繼續向西進兵,彭越卻留在了巨野澤。
這個舉動可以看出,劉邦是有計劃有目標的,彭越卻活得有點稀里糊涂,走一步看一步,沒有擺脫流寇的思想。
雖說這段時期彭越一直在默默擴大勢力,人馬已經發展到一萬多人。
但在滅秦中卻缺位了,這也導致了項羽分封諸侯忽視了彭越這股力量。
盡管財大氣粗的項羽忽視了彭越這股力量,但那些反對項羽的勢力,卻將他緊密團結在自身周邊。
在項羽分封不久,齊國田榮就任命彭越為將軍,讓他進攻項羽。
項羽對這支小部隊并不重視,派了部將去征討,結果被彭越打敗。
劉邦抓住這難得的機遇,派人賜給彭越將信印,讓他攻打濟陰楚軍,項羽命令蕭公角率兵迎敵,這次戰斗彭越部隊大放異彩,大敗楚軍。
劉邦看到彭越的實力,更想為己所用,便任彭越為魏國相,獨攬兵權,平定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