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三個校尉則由他們自己率領,從溫宿國出發,從北路入赤谷,過烏孫,進入康居國境內。”
李白:康居國副王率領數千騎兵入侵赤谷城東,殺害、掠奪了烏孫大首領的千余眾,
搶走了很多牲畜和財物,又與漢軍后續部隊遭遇,搶走了不少輜重。
陳湯立即出動西域諸國軍隊襲擊他們,斬首四百六十人,搶回被擄走部民四百七十人交還給大昆彌,所得馬、牛、羊充作軍資,還俘虜了抱闐貴族伊奴毒。
待進入康居東界后,陳湯下令軍隊不得擄掠。
他沿途秘密招見康居貴族屠墨,向他展示漢軍軍威和信譽,并與他飲酒立誓訂立盟約。
陳湯并沒有直接率軍到郅支單于城下,而是在離城六十里處安營扎寨,又捕獲了康居貴族貝色子的兒子開牟,并讓其做向導帶路。
貝色子為屠墨母親的弟弟,他們都怨恨郅支單于,于是向漢軍介紹了郅支單于的情況。
次日,陳湯他們進軍至單于城三十里處扎營。
單于遣使詢問漢軍此行的目的,漢軍告訴他,單于曾向漢朝上書愿意歸附并入朝拜見漢朝皇帝,
皇帝憐憫單于離開大國故地屈居在康居國,便讓都護將軍來迎接單于,害怕驚擾單于,便沒有讓進軍到單于城下。
這樣往返數次傳達情況,甘延壽和陳湯責怪使者,我們遠道來迎接單于,
但至今沒有人來拜見將軍商議正事,單于怎么能忽略大事丟掉了賓主的禮儀呢,
如今我們糧草將用盡無法返回,請單于與大臣商議出一個辦法。
第二天,大軍直達單于城下,在距城三里處安營布陣觀察情況。
只見城頭彩旗飄揚,數百名披甲士兵登高戒備,還有百余名騎兵在城下馳騁,
百余名步兵在城門兩側結魚鱗陣,城上之人還挑逗漢軍來戰,有百余名騎兵沖向漢軍營地,
被漢軍以弓弩逼退,隨后又以弓弩射向城門口的騎步兵,他們退入城中。
甘延壽與陳湯命令部隊聽到進軍的鼓聲就沖到城下將城包圍,各部隊嚴守自己的位置。
然后穿過塹壕,堵住城門,鹵盾兵在前,戟弩兵在后,用弓箭仰射城上守軍,守軍不敵撤下城去。
匈奴土城外還有一重用木頭修建的城池工事,射手躲在里面向外射擊,給漢軍的進攻部隊造成較大傷亡,被漢軍用火焚毀。
夜間,城內有幾百騎兵向外沖殺,被漢軍迎面射殺。
最初,郅支單于聽到漢軍來時,想要逃跑,但擔心康居人對他懷恨在心,
可能會做漢軍內應,又得知烏孫等國也派兵參戰,便覺無路可走。
已逃走的郅支單于又返回城內,認為不如據城堅守,漢軍遠來必不可久攻,
他披甲親自守在城上,他的數十個閼氏夫人也持弓箭參戰。
“后郅支單于鼻子中箭,妻妾也傷亡慘重,于是他跑下城樓,騎馬逃回內室。””
“半夜時,木城被攻破,漢軍趁機沖上土城頭大聲高呼。”
“當時萬余名康居騎兵分十余處,在城外包圍漢軍攻城部隊,并與城內守軍相呼應。”
“康居軍隊還稱夜向攻城部隊發起多起攻擊,但均被擊退。”
“次日清晨,城內四面起火,漢軍將士大喜,乘勢追擊敵軍,戰鼓聲驚天動地。”
“待康居軍退走之后,漢軍用大盾掩護攻城,突入土城之中。”
“單于和妻妾隨從百余人逃入內室,漢軍縱火焚燒,爭向沖入內室,單于受傷而死。”
“軍侯假丞杜勛斬下單于的首級,救出了兩名被郅支單于扣押的漢朝使節,繳獲了遇害使節谷吉所帶的文書信件。”
“此戰共斬殺閼氏、太子和名王以下一千五百一十八人,活捉一百四十五人,投降的千余人分給了參戰的西域諸國國王。”
“戰后甘延壽、陳湯上疏,郅支單于已經被斬殺,應將其首級高懸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