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耿秉認為應當先去打車師后王,集中力量除掉老根,那么車師前王將不戰自降。”
“竇固思慮未定,耿秉奮然起身道:請讓我去打先鋒!”
“于是跨上戰馬,率領所屬部隊向北挺入。”
“其他部隊不得已而一同進軍,斬殺數千敵人。”
李白:在整個東漢歷史上,耿秉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將軍。
之所以說他特殊,是因為他做的事情,堪稱驚天動地!
他領頭策劃了東漢滅北匈奴的整個計劃,并且帶頭實施了這個計劃。
嚴格來說,東漢滅掉北匈奴,勒石燕然,這個結果大部份的功勞,都得算在耿秉的頭上。
提到勒石燕然,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也是那位外戚竇憲。
至于耿秉這個名字,除了對東漢歷史特別了解的人,絕大多數人可能壓根就沒聽說過。
而與之相反的事,后世很多專門研究東漢的歷史學家,都對耿秉非常惋惜。
大家幾乎一致認為,耿秉應該是東漢最被低估的名將。
而且以他的戰績,原本是可以妥妥進武廟的!
甚至于有人認為,如果當年東漢時期,一切正常的話。
以耿秉的戰績,他不光能進武廟,而且可能還會直接越過七十二陪祭名將的位置,直接名列武廟十哲的榜單!
耿秉出生的時候,劉秀應該已經掃平了大半個中原,或者剛剛統一天下后不久。
耿秉的爺爺名叫耿況,大伯名叫耿弇。
在東漢開國的歷史上,這倆人都是最重要的角色。
當年劉秀招撫河北的時候,正是耿家父子,最初站出來支持劉秀,所以才有了后來劉秀建立東漢的成就。
毫不客氣的說,如果當時沒有耿家的支持,就算劉秀真會召喚隕石,他也很難建立東漢。
不是劉秀不夠猛,實在是耿家太重要了。
再加上后來耿家比較識趣,在劉秀起飛之后,一直扮演輔助的角色,始終堅定站在劉秀這邊,一直沒有二心。
而且在劉秀統一天下之后,耿家及時放棄了手里的權力,更是在劉秀面前刷滿了好感。
所以后來,等到東漢徹底統一天下,大家開始正式分蛋糕的時候,耿家就分到了最大的一塊蛋糕。
對于后來的東漢政權來說,耿家相當于是大股東,而且人家手里拿的是原始股!
同時,后來在東漢統一戰爭結束之后,耿況和耿弇父子,及時放棄了兵權,并且隱退回家。
這個結果,直接導致耿家其他幾個男丁,開始受到重用。
后來,耿家第二代的幾個男人,也就是耿弇的幾個弟弟,清一色都是太守以上級別的官員。
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耿秉出生了。
耿秉他爹,是耿家的三兒子耿國。
在東漢開始休養生息之后,耿國的仕途一直很順利,最后做到了大司農的位置,位列九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