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孫權還特意為諸葛恪建造府邸,安排侍衛保護。”
“東吳神鳳元年二月,孫權病危,召集諸葛恪、孫弘、太常滕胤、將軍呂據、侍中孫峻入朝,托付后事。”
“同年四月,孫權病逝。孫弘與諸葛恪素來不睦,擔心遭到打壓,于是封鎖孫權去世的消息,打算假傳詔書誅殺諸葛恪。”
李白:孫俊把這件事告訴諸葛恪,諸葛恪請孫弘前來商議大事,將其誅殺。
孫亮繼位為帝,諸葛恪升任太傅。諸葛恪采取一系列休養生息的政策,取消秘密監聽之事,裁減軍政冗員,降低賦稅,每一項舉措都惠及百姓,國人無不歡愉。
諸葛恪每次外出,百姓引頸相望,都想一睹其風采。
諸葛恪掌權后,有意打壓孫吳宗室,不想讓孫氏諸王居住在長江邊上的軍事要地,于是讓齊王孫奮遷到豫章,瑯琊王孫休遷到丹陽。
孫奮不愿遷居,又多次違反法度,諸葛恪寫信以漢朝宗室圖謀篡立的事情勸諫他,孫奮得信后心中恐懼,這才遷居到豫章。
東吳建興元年十月,諸葛恪征集民夫修筑廢棄的東興大堤,左右兩端連結山嶺,各筑城一座。
大堤建成,諸葛恪派將領全端、留略各率千人守衛兩城,他率軍返回都城建業
魏國認為吳國軍隊進入其疆土,恥于受辱,同年十二月,魏國命大將胡遵、諸葛誕率兵七萬進攻東興,打算圍攻兩城,毀壞阻遏湖水的大堤。
諸葛恪親率大軍四萬,晝夜兼程趕來救援東興。
魏將胡遵等人命令士兵建造浮橋渡湖,將軍隊安置于堤上,分兵進攻兩城。
城筑在高險之處,倉促間難于攻拔。諸葛恪派將領留贊、呂據、唐咨、丁奉為前軍部隊。
當時天寒下雪,魏軍眾將聚會飲酒,看到留贊等人兵少,于是解甲暢飲,只戴頭盔拿著戰刀與盾牌,在堤岸嬉鬧,不布置軍陣迎敵。
留贊等人率兵上岸,鼓噪吶喊,拼命砍殺。
魏軍受驚四散逃走,爭渡浮橋,橋壞繩斷,魏軍紛紛跌入水中,自相踐踏,死者數萬。
諸葛恪大破魏軍,一戰而勝,斬殺魏將韓綜、桓嘉,繳獲魏軍糧草輜重無數,凱旋而歸。
東吳建興二年二月,諸葛恪因戰功進封陽都侯,兼任荊州牧、揚州牧,督領朝廷內外諸項軍事,獲賞賜黃金一百斤,馬二百匹,絲帛、麻布各一萬匹。
東興大捷后,諸葛恪聲望日隆,于是有了輕敵之心,招致失敗。
東吳建興二年三月,諸葛恪欲興兵伐魏。
大臣紛紛認為國力不支、軍士疲憊,不宜興兵。
諸葛恪不聽勸諫,違背眾意出兵,在各州郡大舉征兵二十萬人,百姓騷動不安,諸葛恪由此失去民心。
同年四月,諸葛恪率大軍攻打淮南,劫掠當地百姓,部將中有人建議,大軍深入,
百姓必然躲避戰亂而逃走,不如只圍困新城,魏兵必來救應,然后圍城打援。
諸葛恪聽從這一建議,回軍退圍新城。
魏將張特堅守城池,諸葛恪攻打新城數月,始終不能取勝。
吳國士卒疲憊,加上天氣炎熱,飲水不干凈,以致士卒病倒超過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