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出生于沛國譙郡人,是西漢開國功臣夏侯嬰的后代。
他十四歲那年,拜師學習,有人侮辱他的老師,夏侯惇便殺了那人,因而以剛烈聞名。
曹操剛開始帶兵征伐時,夏侯惇為其副將,隨曹操征戰。
漢獻帝初平元年,曹操代理任奮武將軍,與后將軍袁術等人共伐董卓。
夏侯惇被曹操任命為司馬,駐守在白馬,后又轉任折沖校尉,兼任東郡太守。
漢獻帝興平元年春,曹操領軍征討陶謙,夏侯惇被留下守衛濮陽。
適逢張邈、陳宮等人背叛曹操投靠了呂布,當時曹操的全家老小都在鄴城,夏侯惇聽說后,就率領輕兵前去救援,中途與呂布狹路相逢,雙方開戰。
“呂布撤軍后退到濮陽,趁機奪取了夏侯惇的軍用物資。”
“呂布又派手下將領假裝投降,抓獲了夏侯惇,要他交出寶物,夏侯惇的軍隊都感到驚恐。”
“于是夏侯惇的屬下韓浩召集軍中諸將,吩咐他們安撫手下士兵,軍隊才得以安定下來。”
“之后韓浩去往夏侯惇的住所,怒斥劫持者說不會因為夏侯惇,而放任他們為所欲為,劫持者被嚇住求饒,韓浩便將他們全部殺掉,夏侯惇因此得救。”
“曹操聽說后很認可韓浩的做法,下令以后再有人質被劫持就一起殺掉,于是再也沒有發生過劫持人質的事了。”
“曹操從徐州回來后,夏侯惇跟隨他去征討呂布,不幸被流箭射傷左眼。”
“當時夏侯惇和夏侯淵都是將軍,軍中就稱呼夏侯惇為盲夏侯,夏侯惇很厭惡這個稱呼,每次照鏡子都發怒摔鏡。”
“之后他又擔任陳留、濟陰太守,任建武將軍,封為高安鄉侯。”
“當時大旱引起蝗蟲,夏侯惇便截斷太壽水做成一個池塘,他親自擔土,率領將士們勸導老百姓種稻,老百姓因此得益,夏侯惇后轉任為河南尹。”
“建安三年,呂布與袁術聯和,他派遣中郎將高順和北地太守雁門張遼一起圍攻劉備。”
““夏侯惇被曹操派去救援劉備,但是被高順等人打敗。”
“建安七年,劉表命劉備北侵到了葉縣,夏侯惇和于禁等人受命去抵御敵人。”
“劉備火燒營地撤走,夏侯惇等人要去追擊。”
“裨將軍巨鹿李典勸阻他敵人無故撤退,恐又埋伏,夏侯惇等人不聽,讓李典留守自己去追擊,果然中了埋伏,大敗,還是李典去救援,劉備才退走。”
“曹操平定河北后,命夏侯惇擔任后衛來阻擋后面的追敵。”
“之后鄴城被攻破,夏侯惇升為伏波將軍,仍擔任河南尹一職,被曹操特許見機行事,不受各種等級的限制。”
“建安十年,衛固等人派數千士兵阻絕陜津,杜畿到了以后數月不得渡過。”
“曹操就遣夏侯惇去征討衛固,還沒到,杜畿就遂詭道從郖津度過去了。”
“建安十二年,曹操統計了夏侯惇前后的功勞,給他增加封邑一千八百戶,加上之前分封的,夏侯惇有共計二千五百戶封邑。”
“建安二十一年,夏侯惇跟隨曹操征討孫權返回后,被任命都督二十六路人馬,留守居巢,還被賜與有名的樂伎,表示這是他應得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