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曹操自安定回軍,留夏侯淵駐守長安。
建安十七年正月,曹操返回鄴城。夏侯淵行護軍將軍職,督朱靈、路招等駐長安,擊破聚眾數千據五關道口作亂的南山賊劉雄,收降其部,劉雄逃奔漢中。
馬超盡數兼并隴右之眾,張魯也遣大將楊昂相助馬超,共集結萬余人,圍攻涼州刺史韋康于冀城。
韋康堅守八個月,遣別駕閻溫向夏侯淵求救,為馬超所獲,閻溫拒降,為馬超所殺。
夏侯淵援軍未到,韋康已投降馬超且為其所殺。
當夏侯淵進兵至距冀城二百余里時,馬超領兵前來進攻,夏侯淵的軍隊交戰不利。
又恰逢汧氐楊千萬復叛響應馬超,軍屯于興國,夏侯淵遂撤軍。
七月,韓遂、馬超等余部梁興駐軍藍田、廊、夏陽等地,寇略左馮翊一帶。
夏侯淵得鄭渾領當地兵民相助,督張郃、徐晃率兵圍而剿之,破斬梁興于鄜,殺夏陽賊寇靳富等,救出夏陽長、邵陵令及其官吏,將靳富等掠取附近諸縣的物資歸還,共收降三千余戶賊寇。以此功被曹操封為博昌亭侯。
建安十八年九月,趙衢、尹奉等人商議討伐馬超,姜敘在鹵城起兵響應。
趙衢騙馬超去討伐姜敘,而他們在馬超離去后,將馬超的家小全部殺掉。
“等張郃到了渭水,馬超派氐族、羌族數千人迎戰張郃,后未戰先逃,張郃順利進軍收復了馬超的軍備,等夏侯淵到達的時候,諸縣都已投降。”
“韓遂在顯親駐兵,夏侯淵想去攻打他,韓遂聞風逃走,他便順勢收取了韓遂的糧草,并追擊其到了略陽城。”
“離韓遂二十多里遠,諸將領有的想要攻打韓遂,有的想要攻打興國氐族。”
“夏侯淵認為韓遂兵馬精良,興國城堅固,都不能立馬拿下,不如攻打長離的諸多羌族人,韓遂的軍隊里有很多長離的羌人,攻打長離可使韓遂陷入兩難境地。”
“于是夏侯淵命督將留守輜重,他率輕兵去往長離,火燒羌人的駐地,斬殺許多羌人,韓遂軍隊里的諸多羌人都各自回到自己的部落,”
“韓遂便帶兵救援長離,與夏侯淵的軍隊對峙,眼見韓遂兵馬眾多,夏侯淵隊伍里的將領很擔心,打算先扎營挖塹再與他作戰,”
“夏侯淵勸阻了這個提議,認為軍隊轉戰千里,安營扎寨士兵容易疲勞”
“而韓遂的士兵雖多,其實很容易擊破。”
“于是擂響戰鼓,大破韓遂軍,奪走了對方的軍旗。”
“打完韓遂,夏侯淵帶兵回到略陽,又進軍圍攻興國。”
“當時馬超在漢陽郡,依靠羌人和其他少數民族作亂,氐王千萬叛變響應馬超,他們駐守在興國,曹操命夏侯淵討伐他們。”
“氐王千萬不敵后逃奔馬超,其余手下則全部投降。”
“此戰結束夏侯淵再轉擊高平、屠各,那里的守軍全部逃走,夏侯淵便收走了他們的糧草牛馬。因此被朝廷授與符節。”
“當初,枹罕的宋建因為涼州動亂,自封為河首平漢王,夏侯淵等諸將領受曹操命令前去征討宋健,”
“夏侯淵到達后,包圍了粃罕,一個多月后攻下城池,斬殺宋健和他所設置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