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休中計,率領十萬軍隊前往皖縣接應周魴,曹叡又派司馬懿進軍江陵,賈逵進軍東關,三路并進。”
“同年八月,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朱桓和全琮為左右都督,各率大軍三萬進攻曹休。”
“曹休孤軍深入,這才知道中計,只得退守石亭。”
“到了半夜,陸遜指揮東吳三路大軍圍攻曹休,曹軍亂作一團,丟盔棄甲,糧草輜重丟棄無數。”
“所幸賈逵得知曹休兵敗,水陸并進急行軍兩百里到達夾石,救援曹休。”
“吳軍看到賈逵的援軍到來,這才撤退,曹休得以生還。”
“石亭兵敗,曹休悔恨不已,向朝廷上書請罪,魏明帝卻派遣屯騎校尉楊暨去勸解他,對曹休的禮遇賞賜更加優厚。”
“不久,曹休因愧悔交加,導致背瘡發作病逝,死后追謚為壯侯。曹休死后,兒子曹肇繼承了他的爵位。”
蘇軾:曹休命令臧霸率領萬余人乘輕船五百追擊,攻襲徐陵,殺略吳軍數千人。
隨后,吳將全琮、徐盛率軍反擊,一番拼死大戰,攻破了魏軍。
吳軍隨后又一鼓作氣追斬臧霸部將尹盧,殺獲魏軍數百人。
由于當時三路大軍中除曹休取得大捷外,曹仁在濡須口失利,曹真則在江陵久攻不下,又有瘟疫開始在當地流行,因此無奈之下,曹丕下令撤軍。
此戰之后,曹休被拜為揚州牧,率部屯駐東南邊境一帶,以防止東吳進犯、襲擾。
黃初七年,曹丕駕崩,曹休與鎮軍大將軍陳群、中軍大將軍曹真、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四人受遺詔輔政。
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曹休進封長平侯。當時吳將審德屯駐皖城,曹休將其擊破,斬殺了審德,收降了吳將韓綜、翟丹等人。
遂增邑四百,并前二千五百戶,遷大司馬,成為曹魏軍隊的最高統帥,都督揚州如故。
太和二年,東吳的鄱陽太守周魴與吳王孫權密謀,佯稱自己得罪了吳王,要棄吳投魏,誘騙曹休。
周訪派自己的親信作為信使前后七次送書信給曹休,講述自己受到孫權的責難,打算以鄱陽郡歸降北方,請求曹魏派兵前來接應。
曹休接到書信以后心存疑慮,便秘密派人前往打探。孫權假意派尚書郎到周魴那里調查追究各種事情,而每一次周魴也都裝作大驚失色,誠惶誠恐的樣子。
為了誘騙曹休,周魴還來到鄱陽郡郡城的城門之下,剪下頭發謝罪。
曹休聽到探子回報后,便深信不疑了,當即給周魴回信,約定接應的時間和地點。
曹休于是率領騎兵、步兵共計十萬往皖縣去接應周魴。魏明帝另外派遣賈逵督前將軍滿寵等四支軍隊由西陽直攻東關,司馬懿領兵進攻江陵。
尚書蔣濟向魏明帝表示駐守于上游的吳將朱然可能會從曹休后方襲擊,而吳軍亦可能隨時會東進切斷曹休退路,建議派兵救援曹休。
魏明帝急詔司馬懿停止進軍,讓賈逵東進與曹休合兵一處,以防不測。瑯邪太守孫禮也勸諫曹休不可孤軍深入,以免發生不測。
而東吳發兵九萬,孫權再次任命陸遜為大都督,同時又認命朱桓、全琮分別擔任左右督,來誘曹休。
曹休入吳的探子把消息傳遞給了曹休。曹休這個時候也明白受騙了,但依仗著自己較多的兵力仍然堅持繼續進兵,并拒絕等待賈逵的援兵會合,繼續率大兵南下,孤軍深入。
但此時曹休立功心切,沒有聽從,于是率兵進至石亭。
曹休大軍開到,陸遜通報全軍上下一律是人含枚,馬銜環,不得發出一絲的聲響,以防引起曹軍哨探的發現和注意,否則如若有人膽敢違背,一律軍法處置,決不姑息。
一時間東吳九萬大軍全都陷入了沉寂,竟然真的就避開了曹軍的偵查。
曹休大軍于是便放心地安營扎寨,埋鍋造飯,全軍都進入了休息狀態。
等到夜幕降臨,曹休軍的營寨也逐漸的趨于寂靜,到了半夜時分,陸遜一聲號令發起夜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