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彰詢問先王玉璽何在,主理曹操喪事的賈逵認為國家已有儲君,諸侯不易探聽此事,以此拒絕。”
“曹丕即位后,是為魏文帝,曹彰與眾諸侯各自去了自己的封地。”
“曹丕因曹彰的戰功給他增加食邑五千戶,連同以前的共一萬戶。”
“但曹彰對這些土地爵位并不感興趣,希望能憑借之前的軍功獲得留用,曹丕仍舊照例讓曹彰就國,曹彰心生不滿,未等詔書下達便自行去往封國。”
“黃初二年,曹彰進爵為公。黃初三年),曹彰被封為任城王。”
“黃初四年,曹彰照例進京覲見,突發疾病薨逝于府邸,謚號曰威。”
“到了任城威王下葬的日子,朝廷賜他鑾輅龍旗、虎賁勇士百人,按照東平王的舊例厚葬。”
蘇軾:這時,漢中的夏侯淵向曹操發來求救信,劉備親征漢中,形勢嚴峻。
曹操決定親征漢中,但此時軍隊都派出四方駐守,鄴城的精銳部隊也被曹彰帶去北征,于是曹操征募新兵,在鄴城訓練。
七月,曹操命世子曹丕負責留守鄴城,自己親率這支新軍,南征漢中。曹操在南征路上,下令封駐守在陳倉道口、擔任武都曹洪軍后繼的曹真為中堅將軍,命其率軍返回長安,與自己會師。
九月,曹操抵達長安,中堅將軍曹真、雍州刺史張既相迎。曹操便駐扎在長安,隨時打探漢中情況,并以中堅將軍曹真為暫領中領軍。
再說,曹彰軍一路北行,這日出了冀州,進入幽州的涿郡地界。大軍先鋒部隊抵達易水北,此處山地起伏,曹彰與田豫等諸將駐馬查看周邊地形。
就在此時,周邊突然殺聲四起,周圍坡后沖出埋伏的數千烏桓騎兵。曹彰的大軍還在后邊,未能趕來。曹彰身邊只有千余步卒和數百騎兵,大家都很恐懼,軍中出現混亂情況。
田豫見形勢危急,立刻命士兵們,依托地形,將隨行馬車擺在外圍,形成圓形陣列。田豫又向曹彰建議,命士兵舉弓弩列于陣內,全都拉弓上弦,做好射擊準備,曹彰立刻下令實施。
因車輛數量有限,圓陣中出現了一些間隙,田豫又建議在這些間隙處設置疑兵,使敵人不敢來攻擊,曹彰都一一照做。
烏桓騎兵沒有見過如此陣勢,一時不敢貿然進攻。過了一會兒,見曹彰軍不動,遂試探沖上前來。曹彰下令射箭,頓時萬箭齊發。
烏桓騎兵因曹彰軍車陣阻擊,無法攻破,又被萬箭射來,頓時亂作一團,紛紛撤退。曹彰見戰機難得,立刻率數百騎兵沖出,殺奔烏桓散騎。
曹彰沖鋒在前,身自搏戰,接連刺殺無數胡騎。眾胡騎見其勇猛,紛紛潰逃,曹彰忙抽弓搭箭,應弦而倒者前后相屬。
戰過半日,曹彰身上鎧甲中了數箭,反而意氣更盛,烏桓胡騎遂大敗。此時,夏侯尚、夏侯儒所率大軍也趕到,曹彰命諸將乘勝追擊。
烏桓胡騎見曹彰大軍到,遂拼命往北逃跑,曹彰率軍在后緊緊追趕。曹彰大軍追至代郡桑干縣北,此處距代郡治所高柳縣已經二百余里。曹彰手下的長史忙勸阻曹彰。
曹彰與眾將士下馬歇息,長史與眾將都認為大軍新至,所涉過遠,士兵疲頓。長史還說丞相有令:此次北征,只討伐代郡叛胡,不可輕敵深入,違令出代郡界。
曹彰道:“率師而行,唯利所在,何節度乎胡走未遠,追之必破。從令縱敵,非良將也。”曹彰隨即飛身上馬,對軍中諸將高聲下令道:“后出者斬!”
于是曹軍隨曹彰繼續往北追擊,一直追出代郡邊界。曹彰率軍往北行了一日一夜,終于望到前邊逃跑的烏桓胡騎,曹彰大喜,命三軍將士沖擊。
烏桓胡騎沒想到,逃出代郡這么遠,仍被曹彰軍追來,只得倉促應戰。
雙方大戰在一起,烏桓已經領略了曹彰的勇猛,此番再戰,又被曹彰軍打得大敗,斬首、獲生以千數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