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門客犯罪,曹洪“下獄當死”,被抓起來,準備處死,群臣一起求情也沒有用。
還好,卞太后出面,告訴曹丕:當年在梁、沛之間,沒有他子廉,哪有我們的今天呢
卞太后還是不放心,又對郭皇后說:如果曹洪今天被處死,那明天我就廢了你這個皇后!
郭皇后痛苦,屢屢請求赦免曹洪。
于是,曹丕遂免了曹洪的死罪,但將曹洪免除職務,削去爵位,將其貶為庶人。
曹洪乃功臣,被如此對待,“時人多為觖望”,當時的人們也都認為這是曹丕失德之處。
然而,終文帝一世,曹洪一直都是庶人,不被任用。
直到曹丕去世,曹睿做了皇帝,才恢復了曹洪衛將軍的職務。
“曹洪早年追隨曹操起兵討伐董卓,曹操兵敗滎陽,曹洪拼死護衛曹操返回老家譙縣。”
“不久,曹洪在江東招募士兵數千人,與曹操會合。此后,曹洪追隨曹操征討陶謙、呂布、張邈,屢立戰功,升任揚武中郎將。”
“建安元年,曹操迎漢獻帝,建都許昌,曹洪升任諫議大夫。”
“曹操南征劉表,曹洪連拔數城,因功升任厲鋒將軍、都護將軍,封國明亭侯。”
“曹丕繼位后,提拔曹洪為衛將軍,不久升任驃騎將軍,晉封野王侯,封邑二千一百戶,賜特進官號,位同三公,不久轉封都陽侯。”
“曹洪與曹丕有舊怨,曹洪因家臣犯法被捕下獄,群臣及卞太后出面說情,曹洪得以免死,遭罷官削爵。”
“曹叡繼位后,重新任命曹洪為后將軍,改封樂城侯,封邑千戶,賜特進官號,不久升任為驃騎將軍。太和六年,曹洪去世,謚號為恭侯。”
“曹洪作為曹魏宗親,因為親戚關系而被重用,曹操對其頗為倚重,為曹魏政權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卞太后也充分肯定了曹洪對曹氏江山社稷的貢獻。”
“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早年跟隨曹操起兵討伐董卓。曹操的軍隊到了滎陽,被董卓的將領徐榮擊敗。”
“曹操所騎之馬受傷,敵兵在后面緊急追趕,這時曹洪跳下馬來,把自己的馬讓給曹操騎乘,自己步行跟隨曹操逃到汴水岸邊。”
“因為水深不能涉水過河,曹洪沿著河岸找到一條船,和曹操一起渡河,返回老家譙縣。”
“揚州刺史陳溫夙來與曹洪友善,曹洪率領家兵千余人到陳溫那里招募士兵,在廬江郡招募到士兵二千人,向東到達丹楊郡,又招募到數千人,”
“曹洪帶著這支軍隊,到龍亢和曹操的軍隊會合。此后,曹洪率部追隨曹操轉戰四方。”
“興平元年,曹操征討徐州陶謙之時,部將張邈與謀士陳宮在兗州發動叛亂,迎接呂布,兗州各郡縣紛紛響應。”
“當時正碰上大饑荒,曹洪帶兵在前面開路,搶先占據了東平縣、范縣,收集糧食以接濟后面的部隊。”
“曹操趕緊回軍救援兗州,張邈與呂布的軍隊駐扎在濮陽,曹操率兵征討,呂布戰敗逃走,曹操于是占領東阿縣,轉而進攻濟陰、山陽二郡,連續攻占了十多座縣城。”
“曹洪作戰有功,被任命為鷹揚校尉,不久升任揚武中郎將。”
“建安元年正月,曹操打算迎接漢獻帝,建都許昌,于是派遣曹洪率兵西去迎接漢獻帝。”
“衛將軍董承和袁術的部將萇奴憑借險要地勢,阻攔曹洪的兵馬,曹洪前進不得。”
“同年九月,漢獻帝的車駕離開洛陽,到達許昌,曹洪被任命為諫議大夫。”
“建安五年,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相持,曹操親自率領輕兵五千人襲擊烏巢,派曹洪守衛大營。”
李白:當年,曹丕曾找曹洪借絹百匹,但曹洪不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