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袁曹雖然親得穿一條褲子,但這兩人終不是一路人,后一定鬧掰。
曹操如今雖然還不強,但其人天下英雄,終不居人下。
我們正好借此機會,助他上通朝廷,并表薦他官職,與其結交,這不是一舉多得嗎
言人之所必中,不得不說,董昭這分析、判斷、口才能力,都堪稱一絕。
張楊于是通好曹操,并上表向朝廷薦舉。
董昭又發揮善假傳命令的專長,替曹操給長安正掌權的李傕、郭汜去信,并根據各人愛好,捎去各種不同的土特產。
另一方面,董昭又暗中派人通好曹操。曹操這種通透的人物,立馬回贈犬馬金帛,二人暗通款曲,就此結識。
獻帝從長安逃出,從陜縣北渡黃河,進入河東郡安邑縣。
董昭隨張楊前往迎駕,被朝廷拜為議郎。
曹操在許昌平定黃巾,派使者到河東接獻帝。但獻帝已渡河回到舊都洛陽。
當時,韓暹、楊奉、董承、張楊為爭奪控制小皇帝的權利,互相各不服氣。
董昭看到楊奉兵馬強而外無援兵,于是再次作假書以曹操名義給楊奉寫信道:
俺老曹久聞將軍大名,對您仰慕已久。今將軍排除萬難,迎大駕還于舊都,這份功勞,實在是舉世難再。
當今天下,群兇紛爭,四海不寧,天子威儀,勢在維輔。
但這份功勞應該集眾賢之力,非一人可以完成。
今將軍在內、我老曹在外,將軍有兵、我有糧草,我們互通有無,同生共難,定可立不世之功。
董昭這份偽書,立刻勾起了楊奉的雄心壯志。
他得信后大喜,拿起信在各位將軍前顯擺:
曹兗州近在許昌,有兵有糧,我們應該依靠他啊。
于是表奏曹操為鎮東將軍,并承襲祖父曹騰的爵位費亭侯。董昭也因傳曹操“書信”有功,轉任符節令。
同年六月,曹操入洛陽正式朝見小皇帝。
退朝后,曹操專門找到了數次做好事不留姓名的董昭,與他并排坐于殘破的洛陽皇宮,向他表達了誠摯的謝意。
曹操還向董昭問計:如今我已經見到了天子,下一步該如何做,請先生教我。
董昭早已胸有成竹,侃侃而談將軍今興義兵以除亂,入朝天子,輔翼王室,這實在是春秋五霸的功業。
如今洛陽諸將,人心各異,將軍如果留此,恐怕多有不便。
為今之計,只有遷都許昌,將小皇帝帶到將軍勢力范圍方可行大事。
但朝廷剛從西京返回,人心思定,如果再一次移駕,肯定有不同聲音。
但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希望將軍深思熟慮。
董昭這一招,既是建議,也是試探。
他的建議非常有前瞻性,但他也在試探曹操是否有“成非常之功”的魄力。
曹操毫不猶豫地答道:這正是我的本意。
只是楊奉近在梁縣,聽說他兵馬強盛,我怕他不會同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