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
劉勝之子劉貞受封為涿縣陸城亭侯,后因獲罪被削除爵位,從此定居涿縣。
劉備的祖父劉雄、父親劉弘,都曾出任州郡官員;
劉雄被舉薦為孝廉,官至東郡范縣縣令。
父親劉弘早逝,劉備少小就與母親販履織席為業。
劉備十五歲時,與同宗劉德然、遼西郡人公孫瓚一起拜入九江郡太守盧植門下學習;
公孫瓚年長,劉備以兄長之禮對待他。劉備喜歡結交豪杰俠士,年輕人都爭相追隨他。
“中山國富商張世平、蘇雙等人家財萬貫,因販賣馬匹而往來于涿郡,見到劉備很是器重,資助他錢財,劉備因此得以召集一批追隨者。”
“中平元年,黃巾軍叛亂,各州郡紛紛舉兵討伐,劉備也率領手下人馬跟隨校尉鄒靖鎮壓黃巾軍,因功被朝廷任命為安熹縣縣尉。”
“郡府督郵到縣里辦理公務,劉備登門拜見,遭到督郵輕慢。”
“劉備帶人徑直闖入,將督郵捆起來打了兩百刑杖,然后拋棄官職,逃亡而去。”
“不久,大將軍何進派遣都尉毌丘毅到丹楊郡去招兵,劉備與毌丘毅一起前往,在下邳遇到賊寇,”
“劉備奮力作戰有功,被朝廷委任為下密縣縣丞,劉備又再次拋棄官職。”
“后來劉備出任高唐縣縣尉,升任縣令;高唐縣被賊寇攻占,劉備棄城而走,前往投奔中郎將公孫瓚”
“公孫瓚表奏他為別部司馬,派他去幫助青州刺史田楷抵御冀州牧袁紹。”
“劉備多次立下戰功,暫代平原縣令,后來又兼任平原相。”
“劉備年少時與河東郡人關羽、涿郡人張飛友善,恩同兄弟,任命二人為別部司馬,統率部眾。”
“袁紹進攻公孫瓚,劉備與田楷向東轉移駐扎在齊國。”
“興平元年,曹操東征徐州,徐州牧陶謙派人向田楷求救,田楷與劉備前往救援。”
“當時劉備有士兵千余人,以及一些幽州的烏丸等胡人騎兵,又搶來逃饑荒的百姓數千人。”
“劉備率領這些到了徐州,陶謙又給劉備補充了四千丹楊兵,劉備于是離開田楷投奔陶謙。”
“陶謙表奏劉備為豫州刺史,率部駐扎在小沛(今江蘇沛縣)。”
“興平元年十二月,陶謙病逝,別駕從事麋竺率領其部眾迎接劉備入主徐州,劉備謙讓推辭。”
“下邳郡人陳登勸諫劉備,認為漢室衰微,天下動蕩,要建立功業,就應該以徐州作為基礎;”
“如今能得到徐州士族百姓的擁戴,天予不取,后悔莫及。劉備聽從勸告,于是兼任徐州牧。”
“次年,呂布被曹操擊敗,東奔投奔劉備,劉備對他甚為尊敬。”
“建安元年,曹操表奏劉備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
“袁術進攻劉備,爭奪徐州,劉備派司馬張飛留守下邳,自己率軍在盱眙、淮陰一帶抵御袁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