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率軍抵達涪城(今四川綿陽市),劉璋親自率領部眾前往迎接。”
蘇軾:劉璋資助劉備糧草輜重,讓他率兵討伐漢中張魯;
劉備駐軍葭萌,并未立即討伐張魯,而是廣收人心,別有所圖。
次年,曹操南征孫權,孫權致書劉備求援;劉備假意東歸,向劉璋請求派兵萬人,給與糧草資助;
但劉璋只答應派兵四千,糧草減半。恰逢張松寫信給法正,奉勸劉備不可離開;
因為事情敗露,劉璋誅殺張松,又命令益州各路關口不許劉備的軍隊通過。
劉備大怒,在謀士龐統的建議下誘斬劉璋的部將楊懷、高沛,然后率兵攻打劉璋,進占涪城。
劉璋急調部將張任、吳懿等人率兵阻擊劉備,結果全都戰敗,吳懿率部投降劉備。
劉璋又派部將李嚴前往綿竹統率各軍,李嚴也率部投降劉備;劉備于是分兵平定益州各郡縣。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諸葛亮、張飛等人留下關羽鎮守荊州,奉命溯江而上,攻占巴郡。
同年夏天,劉備攻破雒城(今四川廣漢市),與諸葛亮、張飛等人合兵一處,包圍成都。
劉備圍困成都數十天,劉璋獻城投降;劉備攻占益州,犒賞將士,安定百姓。
劉備自領益州牧,以諸葛亮為輔臣,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戰將,許靖、麋竺、簡雍為幕僚。
董和、黃權、李嚴以及彭羕、劉巴等人本是劉璋舊部,吳壹、費觀則是劉璋的姻親,他們都得到劉備的重用,擔任要職,施展才能。
于是益州地區的有志之士,無不競相勉勵,紛紛歸附。
建安二十年,孫權因為劉備攻占益州,派遣使者前來討要荊州。
劉備推脫,需要攻占涼州才將荊州給予孫權。孫權大為氣憤,派遣大將呂蒙率軍奪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劉備親率五萬人馬順江而下抵達公安,又命關羽進軍益陽,準備奪回失地。
恰逢曹操平定漢中,張魯逃往巴西郡。劉備得知消息,決定與孫權重修盟好,分割荊州所屬江夏、長沙、桂陽三郡歸孫權,
南郡、零陵、武陵三郡歸自己;然后率軍返回江州(今重慶市渝中區)。
劉備派黃權率兵迎接張魯,而張魯已投降曹操。
曹操派大將夏侯淵、張郃鎮守漢中,數次侵犯巴西郡地界。
劉備命令張飛進軍宕渠,與張郃等人在瓦口激戰,張郃兵敗,退回南鄭;劉備也率軍返回成都。
建安二十三年,劉備率領眾將進兵漢中,分兵派遣將軍吳蘭、雷銅等進軍武都郡,被曹軍消滅。
劉備率軍駐扎在陽平關,與夏侯淵、張郃等對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