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別人節制指揮而不能自由行動,他總是要怒氣沖沖、激憤不已。但朱桓輕財重義,記性很好。
愛惜將士,家無余財,得到將士擁戴。他病逝后,部下將士及家屬,無不哀痛追思。
東晉史學家孫盛評價:作為臣子而作威作福,于國于家都是禍患。朱桓這個人殘忍嗜殺,
好比虎狼,君王尚且不能隨意殺人,更何況他只是將相。俗話說,得到一個人卻失去一個國家,孫權縱容朱桓犯罪,有損國家法度,得不償失。
南宋學者張蛑[ou]評價:自古以來依靠長江天險的人,屯兵占據險要,但能夠擊敗敵人取得勝利,
多數在長江北岸。因此呂蒙修筑濡須塢,而朱桓以偏將的身份卻能擊退曹仁的大軍,諸葛恪修筑東興大堤,
而丁奉以區區三千兵馬,能擊敗胡遵七萬人。轉弱為強,是形勢使然。
南宋學者章如愚評價:像程普、黃蓋、甘寧、徐盛、潘璋、朱然、朱桓、賀齊、凌統、全琮、
呂范這些人,都是智謀足以統率軍隊,勇武足以擊敗敵人,沒有一個人是不稱職的。
宋末元初學者郝經評價:朱治、呂范因勞苦功高被重用,朱然、朱桓膽略勇武著稱,他們幾人都隱約有古代大將的風度。
三國時期,東吳將軍朱桓得到一個婢女。每天夜里睡下后,婢女的頭就飛走了,有時從狗洞中進出,
有時從天窗中進出,飛翔時用耳朵當翅膀。天快亮了,頭又飛回來與身體復合。這樣的情況發生多次,
睡在旁邊的人覺得奇怪,有天晚上就點了燈去查看,發現婢女身體還在,頭卻沒了,體溫稍低,
呼吸也正常,于是就用被子把她的身體蓋住。等到次日一早,她的頭回來了。礙于被子遮住了身體,
不能和身體復合,兩三次都掉在地上。那頭非常憂愁,呼吸也變得很急促,看起來好像快要死了。
于是,旁邊的人就拿開被子。頭又飛起來,連接在脖子上。過了一會兒,她就氣息平和了。
朱桓認為這個婢女是妖怪,感到害怕,不敢再收留她,趕緊打發她離開。后來朱桓打聽了一下,
才知道這是她的天性。當時,參與南征的大將也常常擄獲落頭氏的人民。曾經有人用銅盤去蓋住了頭飛走后的身體,頭飛回來后沒辦法擠進銅盤里面。結果,這人就死了。
孫權在建業為朱桓送行時,朱桓忽然端起酒杯對孫權說:“臣就要離開陛下遠去了,如果能摸一下陛下的胡須,
臣此生就沒有遺憾了。”孫權聽了,微微地倚著案幾把頭伸了出去,朱桓上前捋須感嘆說:
“臣今天可以說是捋到虎須了!”孫權大笑。后來,人們用“捋虎須”比喻冒犯那些厲害的人。
曹操曾率領大軍沿著濡須口這條行軍路線,被稱為“四越巢湖”。這意味著他跨越了巢湖地區四次,
采取這樣的策略來進攻東吳。這條水道不僅提供了便捷的軍事通道,還為曹操提供了策略上的優勢,使他能夠靈活機動,隨時改變進攻方向。
濡須口因此成為曹操與孫權交戰的戰略關鍵點,兩軍在這一水域展開激烈的對抗,爭奪著這片戰略要地。
這里的水道縱深而曲折,使得軍隊在其間行進不便,戰場地勢復雜,為曹魏與東吳的軍事對峙增添了不少波折和變數。
為了加強對這一戰略要地的防守,吳國在塢口北部的濡須山下修建了濡須城,使得防線更為堅固。
濡須口外的江心處有一座島嶼,被稱為“中洲”。這個島嶼形成于江水泥沙的積聚,位置恰好在濡須口的江心。吳國在這座島上安置了守軍的妻兒老小,人數達到萬余人。
中洲成為了一個特殊的居住區域,也是吳國軍隊的家屬安置點。這樣的安排不僅有助于維護守軍的家庭安定,同時也是對這一戰略要地的額外防護,確保濡須口的防線更加嚴密。
整個濡須口地區呈現出堅實的軍事防線,通過鞏固的城墻、木柵和島嶼的布置,吳國在這一區域展現了他們對于軍事布局的深思熟慮。
這樣的軍事建設使得吳軍能夠更好地應對曹魏的進攻,并保衛這一戰略要地的安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