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蕃被宦官抓住,于當晚被殺。竇武拒不受詔,出逃到步兵校尉軍營,和侄子步兵校尉竇紹射殺了收捕他的使者,并聚集北軍五校尉的部隊數千人抵抗。
曹節等人矯詔蒙騙剛回朝的護匈奴中郎將張奐,命其率軍討伐竇武。禁軍素來害怕宦官,多逃到宦官的一方。
至第二天早上,竇武的軍隊潰散,竇武和侄子竇紹自殺。宦官大肆搜捕竇武的親族、賓客、姻親,全部殺死,又將陳蕃、竇武所提拔的官員、二人的門生故吏全部免官禁錮,竇太后也被遷到南宮云臺居住。
建寧二年(169年),大司農張奐上疏,請求赦免被禁錮的竇武、陳蕃親屬,并改善遷居南宮的竇太后的待遇。
劉宏很贊賞他的意見,但宦官非常生氣,劉宏無法獨自做決定。張奐后又推薦被禁錮的士人,惹怒了宦官,受到了責罰。
郎中謝弼也上書為竇武、陳蕃說情,結果被宦官迫害而死。十月,宦官曹節上奏將士大夫首領李膺、杜密等下獄處死,又大肆搜捕“黨人”,死者一百余人,受牽連被殺、流放、罷黜、禁錮的有六七百人,興起了第二次黨錮之禍。
同年七月,破羌將軍段颎在射虎塞外谷擊敗先零羌,東羌就此被全部平定。
建寧四年(171年)正月,劉宏成年,舉行元服儀式,大赦天下,但不赦免被禁錮的“黨人”。同年七月,立宋貴人為皇后。
熹平五年(176年),永昌太守曹鸞上書,請求朝廷赦免“黨人”。劉宏大怒,將曹鸞下獄拷打而死,再次徹查“黨人”,將“黨人”的門生故吏、父子兄弟全部免官禁錮。
光和元年(178年),中常侍王甫誣告宋皇后使用巫蠱詛咒皇帝,劉宏信以為真,派人收繳了皇后璽綬,宋皇后在獄中憂憤而死,父兄也一同被誅殺。尚書盧植為“黨人”及宋皇后鳴冤,未得到劉宏的回應。
劉宏即位后,鮮卑連年入侵,幾乎年年冬天進攻幽州、并州。熹平三年(174年)十二月,鮮卑入侵北地郡,北地太守夏育率軍聯合匈奴屠各部追擊并擊敗了鮮卑軍隊。夏育被提拔為護烏桓校尉。
熹平六年(177年),夏育上書,請求征調幽州各郡軍隊出塞進攻鮮卑。因犯罪被處罰的原護羌校尉田晏也希望出擊鮮卑來立功贖罪,于是通過中常侍王甫在朝議中提出此事。
劉宏任命田晏為破鮮卑中郎將,與夏育一起出兵。而當時的大臣大多不同意出兵,于是舉行朝議,蔡邕上書勸諫,認為出兵勞民傷財,且鮮卑勢大難以戰勝,但劉宏沒有聽從。
八月,派夏育、田晏、臧旻各率一萬騎兵,分三路進攻鮮卑。鮮卑首領檀石槐派三部大人分兵迎擊,夏育等人大敗,軍隊損失十之七八,三人都僅率幾十個騎兵逃回來。
劉宏將三人下獄,后貶為庶人。此后鮮卑仍然連年入侵,直到檀石槐死后,其子和連在一次入侵中被北地郡的百姓射死,鮮卑的勢力才衰落下去。
光和元年(178年),劉宏開設西邸,專門負責售賣官爵。根據官位高低,收錢各不相同。所得收入用于西園的建設。
此時宦官王甫、曹節等人弄權,太尉段颎也依附他們,王甫、曹節的父兄子弟擔任各級官吏,貪婪殘暴,橫征暴斂。
司隸校尉陽球當面向劉宏上奏彈劾,并將王甫下獄誅殺。陽球本想繼續徹查曹節等人,但宦官先下手為強,入宮向劉宏詆毀陽球。
劉宏將陽球改任為衛尉。陽球之后又與劉郃、陳球、劉納等人密謀誅殺宦官,事情泄露,劉宏大怒,將他們全部下獄誅殺。宦官的勢力又強大了起來。
光和三年(180年),劉宏下令修建罼圭、靈昆苑。司徒楊賜以勞民傷財為由勸諫,劉宏本想答應楊賜,但是侍中任芝、樂松認為沒有問題,于是劉宏非常高興,下令開始修建。
同年十二月,劉宏立何貴人為皇后,同時將她的哥哥潁川太守何進征入朝中擔任侍中。何皇后出身南陽郡的屠戶人家,因為美貌被選入掖庭,后生下皇子劉辯,故而被立為皇后。
第二年,又追封何皇后的父親何真為車騎將軍、舞陽侯,謚宣德。又在光和六年(183年)封何皇后的母親為舞陽君。
光和四年(181年)劉宏在后宮建造市場,讓宮女們進行各種行商活動,自己也扮作商人參與其中,與宮女飲酒作樂。
劉宏還在西園玩狗,給狗穿上文官的衣服。劉宏還喜好積攢錢財,收集各種奇珍異寶。
每次地方向朝廷進貢,都要先選出一部分珍品,送交皇帝的私人金庫“中署”,叫做“導行費”。中常侍呂強勸諫,但劉宏不予理睬。
中平元年(184年)春,太平道巨鹿人張角發動黃巾起義,各地紛紛響應。一時間州郡失守,朝野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