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王允帶著漢獻帝劉協逃上宣平城門,躲避亂兵,李傕等在城門下伏地叩拜。劉協斥責李傕等人放縱士兵在長安城內行兇,意欲何為。
李傕等人表示自己不敢叛逆,但是董卓忠心朝廷卻被王允、呂布等人無端殺害,他們此舉就是為董卓報仇,事后任憑朝廷降罪。
王允勢窮力孤,被迫出來見了李傕。同年六月,李傕自任揚武將軍,郭汜為揚烈將軍,樊稠等人為中郎將。
起初,王允任命同郡人宋翼為左馮翊,王宏為右扶風。李傕等人想要誅殺王允,又恐二郡起兵反抗,于是便先征召宋翼和王宏入朝。
王宏派使者向宋翼表示,只因他們二人如今身在外郡,李傕等人材不敢加害王允,要是他們接受征召,恐怕明天就會遭到屠滅全族。
宋翼認為福禍難料,但是王命不可違抗。王宏提議既然董卓已經被誅,他的黨羽也不難制伏,現在關東義軍士氣沸騰,倘若起兵與關東義軍共同討伐李傕,則有可能轉禍為福。
但是宋翼沒有聽從,王宏亦不能獨立成事,兩人只能一同接受了征召。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六月初七,李傕逮捕并處死了王允和宋翼、王宏,以及王允妻子宗族在內的十余人,李傕還將王允曝尸于街市示眾,并去收斂董卓的尸骨,安葬在郿縣。
同年九月,李傕自任車騎將軍,封池陽侯,兼任司隸校尉,假節。郭汜任后將軍,封美陽侯;樊稠任右將軍,封萬年侯。李傕與郭汜、樊稠共掌朝政。
隴西將領韓遂、馬騰歸降朝廷,率領部屬來到長安。朝廷任命韓遂為鎮西將軍,駐守涼州;任命馬騰為征西將軍,駐扎郿縣。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二月,馬騰有私事求助李傕,李傕卻沒有幫忙。馬騰大怒,想要發兵攻打李傕。漢獻帝派出使者從中調解,馬騰不從。
韓遂率部來為馬騰和李傕調解,不久與馬騰聯合。侍中馬宇、諫議大夫種邵以及左中郎將劉范等人暗中謀劃,打算讓馬騰率軍突襲長安,他們在城中作內應,聯合消滅李傕等人。
就在馬騰進兵到長安北面長平觀時,馬宇等人的計劃泄露,倉皇出逃到槐里縣
樊稠率兵迎擊馬騰,馬騰戰敗,退回涼州。樊稠又乘勢向槐里進攻,殺死馬宇等人。
董卓剛死的時候,長安周圍的三輔地區還有幾十萬戶百姓,后來李傕等放縱士兵掠奪百姓,再加上饑荒,兩年之間,百姓逃亡,荒無人煙。
那時朝廷剛剛遷都長安,許多宮人都沒有衣服穿,漢獻帝劉協想要拿出一批朝廷的布料,賞賜給宮人及大臣等制衣,李傕不許。
漢獻帝于是詔令賣掉百余匹馬,御府大司農也拿出兩萬匹布,準備將這些錢和布匹送給公卿大臣以及貧民。
但是李傕卻以儲備不足為由,把這些東西全部搬到了自己的軍營中,據為己有。
興平二年(公元195年)正月,李傕、郭汜、樊稠三人因為爭功奪權,屢次想要互相攻擊。
賈詡規勸他們顧全大局,他們各自心里雖然不想和好,但還是在表面上相互容忍。
當初樊稠攻打馬騰、韓遂之時,李傕的侄子李利作戰不力,受到樊稠斥責。等到馬騰、韓遂敗走,樊稠追擊,韓遂向樊稠表示兩人所爭是王家之事,作為同鄉,理應和談。
于是雙方各自退軍,在陣前把臂交談,很久才分別。李利回去后稟報李傕,稱韓遂與樊稠曾在馬上長談,情意密切,李傕因此對樊稠生出疑心。
樊稠又想率兵往東出關,向李傕請求增加軍隊。同年二月,李傕便假借商議出兵之事請來樊稠,設計將他殺死,又吞并其部眾。此后,將士之間互相猜忌。
李傕時常在家中宴請郭汜,又常讓他留宿家中。郭汜的妻子擔心丈夫愛上李傕的婢妾,便開始想方設法離間二人。
適逢李傕派人送來食物,郭汜的妻子就把豆豉說成是毒藥,拿出來給郭汜看,還表示一個雞窩容納不下兩只公雞,郭汜不該完全信任李傕。
后來李傕再次宴請,郭汜喝得大醉,懷疑酒中有毒。此后李傕與郭汜兩人生出嫌隙,舉兵在長安城內互相攻擊。
漢獻帝派人為李傕和郭汜調解,二人沒有聽從。郭汜還計劃將漢獻帝迎入自己的軍營之中,夜里有人逃跑,向李傕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