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三,丁巳月己丑日。
宜出行,打掃,簽訂合同,交易。
忌掘井。等級絕望。
對于晨曦報的編輯楊沐林來說,今天是幸運的一天。
因為忌的行為,他根本無需在意。
這是一個正常來說,當今社會的人無法觸發的行為。
畢竟,這年頭哪里還需要掘井
而今天適合簽訂合同,交易,這也是楊沐林很少刷出的詞匯。
且恰好是他夢寐以求的詞匯。
因為作為債務人,他需要償還一筆巨款。
但面對那種巨大的誘惑,楊沐林還是選擇了貸款。
這也導致他時刻背負著無法償還債務的龐大壓力。
今天應該是個好日子,或許能夠通過交易與簽訂合同,使得自己可以償還這筆巨額債務。
一上午,楊沐林都在想著應該如何利用自己的能力,獲取財富。
亦即,用意外獲取財富。
作為擁有職能已有數個月的楊沐林,因為不敢犯忌,所以他的提升速度是比較緩慢的。
在職能上,他的能力其實很弱。
在提及職能之前,必須得說說楊沐林的大學專業應用數學。
高考數學一百四十一分,在楊沐林的父母看來,楊沐林是一個很有數學天分的孩子。
就連楊沐林的老師們也是這么認為,所以報考大學的時候,專業選擇了應用數學。
但其實只有楊沐林自己清楚,數學這個東西,如果你得不到滿分,那就談不上有天賦,140到150,是努力可以達成的。
可150分并不是真正的滿分。這之上還有更為遼闊的,看不到頂的天才領域。
他還記得,當時有個姓簡的學生,比自己小好幾歲,但依舊和自己讀同一個年級。
明明每天都在打瞌睡,畫畫,甚至還染頭發弄紋身,活脫一個不學無術的流氓。
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隨便學學數學就比自己努力鉆研要考的好。
而就這,他還說數學太難了,是他所有學科里最弱的。
當然,那位簡同學也說,數學的領域有很多怪物。
楊沐林無法想象,那些怪物到底得多厲害。
但他清楚一件事
他就算大學再怎么認真學習,最終也只是連皮毛都無法觸碰到。
純粹的學術領域就是這樣,那不是普通人可以進入的世界。
楊沐林人生的轉折源于一次欺凌。
“你數學學得好,你能算出你今天要挨打嗎”
大一的時候,楊沐林遭遇了一次毆打。
他其實已經忘記了打自己的人是誰,以及理由是什么。
他只記得這句話數學學得好,能算出今天要挨打么
是啊,數學學得再好能夠算出生活中的苦難么
這句話一下子擊穿了楊沐林,楊沐林最終選擇了轉專業。
他轉去了新聞學。
直到今年的某一天,在面試晨曦報記者的時候,楊沐林的母親,帶著楊沐林一起買衣服。
母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工作的時候,穿的體面一點。
也就是那一天,楊沐林的公文包里,多出了一本白色的日歷。
同是那一天,楊沐林險些遭遇車禍,在大車駛來的過程里,母親推開了楊沐林。
忌面試,等級絕望。
看著母親被巨大的輪胎碾過,他懵了。
腦海里第一個想到的,不是為母親的死去而悲傷,不是為酒駕司機的行為憤怒。
而是回憶起了幾年前遭受欺凌時的那幾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