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為何能被斥候發現,這就和關羽有關系了。關羽固守夏口,卻發現七軍少有攻城的打算,進而派人告知霍峻。霍峻命人從漢水的支流浦口入漢水,仔細探查七軍。畢竟霍峻一開始便有向七軍水師動手之念,自然會派人探查敵情水師。
“以都督之見是”
霍峻揚起大氅,端坐榻上,沉聲說道“先發制人,挫敵舟舸是也”
“甘寧、高翔何在”
“末將在”
“曹操水師不日來攻,你二人為前部先鋒,率水師戰艦出迎,必挫敗曹軍。此戰只許勝,不許敗。敗者,即以軍令斬之,敢否”
“有何不敢”
“末將領命”
二人即大步上前,恭領軍令。
“魏延、徐盛何在”
“末將在”
霍峻將軍令交予二人,叮囑說道“峻料那七軍必在水師作戰之際,以舟筏渡江。我命你等于大戰之際,率輕舟入漢水,以火料燒之,務必全燒舟舸,且不可讓敵寇渡江,違者立斬不赦。”
“諾”
為何不在敵寇渡江之時,進而半渡而擊。核心在于曹操的江漢水師在正面拉扯,背面的兵力自然不足。今時金口大寨唯有五萬人,全力以赴抵御江漢水師外,能與七路軍作戰的兵馬,自然會不多。故而不能讓七路軍輕易過江,若有意外發生,將會造成災難性的結果。
解決了漢水方向的舟筏,四萬人的七路軍則不足為慮。他們飛不過長江,便無法威脅到大軍的后方。那時霍峻便能專心解決西面的曹操大軍,將曹操大破于江北。
說著,霍峻看向劉備問道“豫州可有不同之見,或是詳略補充。”
劉備沉吟良久,說道“鄱陽軍令準確,某并無他見。然焚漢水舟舸,行之甚難,畢竟此時乃寒冬臘月,西北風正盛之際。”
霍峻解釋道“豫州有所不知,漢水大水注大江,即為夏口。然漢水河流支干不少,如浦口、涢口、沌口。我命魏延、徐盛二將從江北沌口逆入太白湖,又從太白湖而出漢水沌水口。待那七路軍水師渡即出夏口之時,順水順風,燒其舟筏,可亡其襄樊水師。”
作為楚人的霍峻,曾在夏口呆過一年左右,早對周圍水勢山川情況,諳熟于胸。七軍將校要花很久才折騰明白的地理知識,荊楚之將早就已知曉,本地作戰。
“可”
劉備微微點頭,說道“仲邈布置得當,某無疑也”
s明天三合一,更新會晚點。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