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郭、李之亂后,關西群雄并起,馬騰、韓遂、張橫、梁興等大大小小的軍閥有十余人。若往涼州而去,武威、張掖又各有軍閥盤踞。
朝廷法度,難以觸及,混亂異常。即便是中原霸主曹操,對于這些軍閥,唯有下軟刀子,且用官爵封賞拉攏。然就在這軍閥并立的時期,關中竟然出現少有的和平。
軍閥中馬騰、韓遂實力尤為強勁,馬騰盤踞關中郿縣、韓遂屯駐隴右金城。二人實力弱小之時,分別東西,因李傕、郭汜勢大,結為異姓兄弟,退至隴右共抗之。
然隨著郭李敗亡,馬騰、韓遂失去外部壓力,自身勢力漸漸壯大,隴右資源有限,二人矛盾頻發,從而爆發戰爭。
韓遂殺死馬騰妻兒,帳下閻行又差點弄死年少的馬超。然馬騰亦不遜色,各自召集關西諸將,爆發戰爭,打得難舍難分。
恰時,曹操迎奉漢帝到手,為安撫關中,遣使勸和馬、韓。二人都意識到無法兼并對方,遂順坡而下,聽從曹操的調解。馬騰屯關中槐里,韓遂返回隴右金城。
馬超十余歲起,便隨父親馬騰南征北戰,在與韓遂作戰中,表現出彩,驍勇異常。及馬騰屯關中,馬超威服關中豪強,擊敗反叛羌氐,因庶長子的身份,在馬家軍中地位僅次于馬騰。
在曹操平袁氏,敗烏桓后,屯駐三輔的馬家最先感受到曹操的威脅。年邁的家主馬騰,在張既的勸說下入朝為官。
自此,馬超繼承馬騰的部曲,成為馬家軍統帥,關中霸主。
槐里,府堂。
馬超坐于榻間,手持漢書,靜心。遠遠望去,卻見馬超身披錦袍,佩玉金飾,腰挎漢劍,是有貴將軍之貌。
若仔細打量,可見馬超棱角分明,眼眶凹陷,鼻梁挺拔的英俊面龐。眼眸在漢書間,偶爾露出桀驁之色。
“將軍,司隸校尉帳下張參軍,求見將軍,言有朝廷詔令。”侍從稟報道。
馬超放下漢書,譏笑說道“何是朝廷詔令,當是曹孟德之令。”
“來人,傳張參軍入堂,且讓伯瞻、子惠龐柔也來旁聽。”
“諾”
少頃,面容端正,胸懷良策的張既,趨步入堂,拱手拜見馬超。
馬超端坐于高位,笑道“張參軍,關中上士,不知從洛邑前來所為何事”
張既從袖中取出巾帛,奉上與馬超,說道“將軍,今漢中張魯、益州劉璋,作亂巴蜀,據不奉命,心懷不軌,意有他圖。然丞相欲征劉備,威服吳楚,難以抽身伐蜀。今特表將軍為漢中太守,起兵討平張魯,以揚我漢室之威。”
馬超攤開巾帛,細致瀏覽,問道“閻行得有犍為太守,然不知韓遂是何官職”
“韓將軍受拜益州刺史。”張既答道。
“呵”
馬超略有冷意,說道“我豈不是在韓遂之下”
“將軍,韓將軍歲老位高,何能及將軍驍勇。今丞相恐將軍南征漢中,韓遂陰襲關中,故而別委韓將軍出任益州刺史。”張既解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