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口,蛇山大帳。
“報”
斥候從山腳下小跑上山,進入大帳,說道“主公,曹操起兵十萬,從隨縣南下,已破南新市。以高覽、張合、郭淮三人為先鋒,兵鋒直抵安陸城。今安陸城求援,文太守夏口城不敢輕動。”
“安陸城在此”
諸葛亮將江北輿圖攤開,用羽扇指著,問道“曹操大軍到了何處”
“啟稟軍師,曹操大軍已至南新市,就地駐扎,命左右各部掠奪百姓,先鋒三軍圍困安陸城。”斥候說道。
曹操、劉備各稱擁有四十萬大軍,但是曹劉二人哪有這么多兵馬,皆是虛張聲勢而已。
劉備經過一年的整合,扣去張飛兩萬人,劉備集結吳楚兵馬,湊出八萬水陸軍士,駐扎在江漢。然關羽在江陵有兵馬兩萬,文聘手中萬人,劉備帳下也就五萬大軍作為機動力量。
經過兩年的休養生息,曹操發兵十萬南征。曹仁坐鎮襄樊手上兵馬有兩萬,曹操予曹仁萬人,今曹操機動兵力僅有七萬之眾。
對比下來,為了顧及巴蜀。劉備的兵力處于下風,且南軍的戰斗力比不上北軍。故而劉備不敢駐扎到江北,僅能將大營布置在江南蛇山。
劉備盯著輿圖,微微皺眉,說道“曹操怎敢如此托大,將各部士卒放出去掠民,怎不畏我渡江擊之”
諸葛亮輕撫羽扇,推測說道“亮以為曹操此舉或有誘主公渡江之意。”
“嗯”
劉備思慮少許,說道“可是曹操故意讓軍士外出掠民,實則內有戒備。待我軍渡江擊敵,曹操當以騎卒蹈之,以大敗我軍”
“正是”
諸葛亮看透曹操的心思,說道“曹操畏懼金口之敗,不敢走公安南下,故讓曹仁牽制關將軍。走隨縣率大軍南下,作松懈姿態,引誘主公渡江,趁勢擊之。”
頓了頓,諸葛亮猜測說道“曹操兵馬雖眾,良騎千計,但無舟舸之利,難渡江水;我軍兵馬雖寡,津口布防眾多,但有舟舸千艘,進退自如。”
“故亮以為曹操兵馬雖強,有騎卒之優,但欲破主公,唯有誘主公渡江。今曹操此舉必為誘敵,主公切莫中其計。當行我軍舊策,利用舟舸巡視漢水,固守江北卻月城,以待曹軍疲憊。”
時聞曹操南下,因分張飛、陸議入蜀,諸葛亮建議劉備采取守勢。在南郡方向,關羽坐鎮公安城;在江夏方向,文聘坐鎮卻月城夏口。劉備率大軍在夏口的江南扎營,利用水師機動,往回公安、卻月城之間支援。
且曹操攻城的話,則利用公安、卻月二城消耗曹操大軍的士氣,待曹操疲憊之際,劉備率大軍渡江趁機發起反擊。
總體而言,采取防守反擊的計策,不主動與占據陸戰優勢的曹軍作戰,而是利用地勢、堅城消磨曹軍的斗志。
而這便是歷史上司馬懿對付諸葛亮的招數,扼守險要,堅守不出。然諸葛亮比司馬懿好點,不光守,還有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