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司馬府。
后院內,劉備與諸葛亮于池塘暢談,塘中魚兒游弋,時而冒出水面蕩起漣漪。
劉備望著塘內的魚兒,隨口問道“近來吳楚何如”
諸葛亮輕撫羽扇,說道“主公逼退曹操,吳楚人心安定。料今時之后,思附曹者,當是少矣”
“人心能安便好”
劉備走到亭中,招呼諸葛亮坐下,說道“曹操挾天子令諸侯,統一中國,兵威吳楚。南人多畏,屬實正常。濡須口、夏口兩番對峙,雖無擊敗曹操,但亦有揚我兵威,提振士氣之用。”
不能否認,從當下曹劉之間的實力來看,劉備仍弱于曹操。且劉備拿到吳楚不久,各方面都在整合當中。
濡須口、夏口兩次對峙,劉備雖未在大局上取勝,但在局部上有達到挫敵鋒芒的戰略目標。如此以來,曹操每次撤軍,實際上都在幫助劉備鞏固在吳楚的根基。
諸葛亮坐在榻上,笑道“人心歸附,然人欲多求。今時有人言,主公可借曹操兵退,進位國公。”
“國公”
劉備心思微動,說道“曹操今時僅是丞相,孤怎能進位國公若孤受拜國公,恐天下士人多有非議。”
“不知孔明以為如何”
諸葛亮為劉備倒了盞茶,笑道“主公何需與漢賊曹操相同,亮以為主公既是帝室貴胄,何不如進位諸侯王。”
“諸侯王”
劉備愣了愣,搖頭說道“孤今僅掌吳楚,進位諸侯王,缺乏功績、威名,斷不可成。且會讓劉璋心懼。”
劉備作為君主,又何談不想進位帝王。然劉備可非袁術那種無腦匹夫,他知道以目前自己的情況,進位諸侯王,自己還缺少功績與名望。
諸葛亮露出淺笑,說道“亮非讓主公此時進位諸侯王,而是以為主公可在攻略益州后進位諸侯王。彼時主公手握益、揚、荊、交四州,若仍以大司馬之職理政,將何以厚待帳下文武諸將。”
劉備笑了笑,說道“孔明之言,孤已知之。且待攻下益州后,再議此事。”
“主公,那關將軍請議北伐襄陽之事,何如”諸葛亮問道。
劉備沉吟少許,說道“今當以取益州,伐合肥為上。襄陽之事,暫且押后。”
說著,劉備似乎明白了什么,笑道“孔明恐孤允云長北伐襄樊,是以王公之事說我。”
“亮豈敢”諸葛亮笑道“襄樊堅固,非大兵難克。吳楚兵力受限,豈能用兵三處,皆能取勝克敵”
關羽見張飛打下漢中,斬殺韓遂,降服張魯,進位征東將軍。且關羽又聽聞劉備欲讓霍峻北取合肥,故而心思也活躍起來,請求北伐襄樊建功。
劉備心思巴蜀,不愿北伐襄樊。但礙于是關羽的請求,又不太好駁斥否決。而諸葛亮擔心劉備感情用事,同意關羽北伐襄樊,錯失入蜀良機,從而竹籃打水一場空。
劉備抿著茶水,說道“不允云長北伐,恐其不滿;允云長北伐,又恐耽擱入蜀之事。此孤為之憂爾”
諸葛亮輕撫羽扇,笑道“主公,巴蜀閉塞,取之不易。何不如讓關將軍率軍征伐巴蜀,以為建功立業。”
劉備點了點頭,說道“讓云長伐蜀,或是可行。然江夏戰事初平,取蜀無道。且讓軍士休整,觀時局變化,再議入蜀。”
會談間,侍從趨步入亭,說道“主公,馬功曹已至大堂,請見主公,回稟合肥之事。”
“速請”
“諾”
少頃,溫文爾雅的馬良,趨步入庭,行禮說道“良拜過主公,見過軍師。”
劉備讓侍從加張席墊,問道“季常出使皖城,可得仲邈回應否”
馬良屈膝入座,答道“啟稟主公,霍將軍言可取合肥。然卻憂帳兵馬數目不足,請主公發兵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