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與諸葛亮對視一眼,露出喜悅之色,說道“仲邈可有請求,速言”
馬良斟酌少許,說道“霍將軍言,主公若兵多,請兵三萬人;若兵少,請兵兩萬五千人。又別遣興霸將軍及萬人敵之將助之,此將勇武當勝文長將軍。”
作為劉備與霍峻溝通的橋梁,馬良無疑是出色的。霍峻請兵兩萬五千人,經過馬良的講述,能為霍峻爭取到更多的兵馬,且又不改霍峻言語之意。
劉備沉吟少許,說道“三萬兵馬可予,然求興霸及萬人敵之將”
諸葛亮輕撫羽扇,說道“主公,此仲邈畏張遼之勇,求虎狼之將御之。”
“興霸為孤水師大將,伐蜀先鋒。今若予仲邈,豈不有違孤應諾興霸之言。然此又乃仲邈之求,事關合肥戰事。”劉備遲疑地說道。
諸葛亮笑了幾下,說道“興霸善水戰,伐合肥,興霸雖可用,但卻難展其之所長。以亮觀之,當是仲邈以為合肥或可取,欲讓興霸東行建功。”
諸葛亮與霍峻相處久了,也能揣測幾分霍峻心中的想法。霍峻與甘寧交好,今諸將思求建功,霍峻想給幫幫甘寧,讓其建功立業。
對于霍峻的想法,劉備沒有生氣。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霍峻所為之事,只要不壞了大業,一切都能忍受。
“那以孔明之見,當是如何”劉備問道。
諸葛亮輕搖羽扇,說道“主公若是舍得,讓子龍將軍率軍東援仲邈,助其攻略合肥。又言興霸將軍身負取蜀之責,難以遠赴合肥。”
“孤怎不舍得,皆為國事爾”劉備說道“然興霸可由誰替”
“南陽黃漢升可替”
“漢升”
劉備念叨幾下,說道“孤下江左時,漢升勇略三軍,然今時已過七八載。漢升漸漸老邁,不知還有戰否”
諸葛亮撫扇而笑,說道“主公不知,漢升雖生白發,但勇略不減當年。今時可用,更待何時容亮激上一激,讓漢升將軍請命出戰。”
“可”劉備撫須而笑。
“主公,益州使者王累來訪,言議漢中歸屬之事。”侍從說道。
諸葛亮停下手中的羽扇,沉聲說道“王累言語激亢之徒,為人忠貞,當小心待之。”
劉備臉色收斂,說道“明日召集文武議事,且于那時接見益州使者。”
“諾”
次日,議堂。
劉備高坐榻上,文武左右而坐,武以趙云、黃忠、陳到為首,文以張昭、糜竺、諸葛亮、王粲為首。
王累襲儒服入堂,見劉備高坐,行禮說道“益州使者王累,拜見大司馬。”
“免禮”
劉備神色如常,說道“功曹千里遠行至武漢,不知所為何事”
王累奉上文書,說道“啟稟大司馬,我主感謝張將軍為我軍攻略漢中,今時命累出使武漢,奉上厚禮,以謝大司馬出兵之恩。”
左右文武皆聽出王累話中的深意,今時如果劉備收下劉璋的報酬,即代表張飛所征的漢中將歸由劉璋所有。
劉備翻了翻文書,說道“劉益州送重禮為酬,孤心甚是感激。”
“不知大司馬欲何時命張將軍從漢中撤軍”王累打斷說道。
劉備心中微惱,說道“翼德為益州征伐,今初下漢中,益州是有過河拆橋之意否”
“不敢”
王累不卑不亢,說道“我主已命二公子趕赴漢中,犒勞漢中軍士。今缺大司馬軍令,張將軍便可交接漢中,故累方與此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