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大蜀山。
“都督,曹軍撤退了”
蔣濟行至身側,低聲說道“據壽春來報,天子以王朗為使,下詔封曹操為魏公,以冀州十郡為魏公國。曹操撤軍后,荀彧病重留于壽春調養,但因病情過重,于前日夜里病逝。并由孫權督辦荀彧喪事。”
霍峻望著山腳下的肥水,感慨說道“荀彧其人,王佐之器,性情高潔。然因曹操而成名,亦因曹操而亡,令人唏噓”
荀彧不管他的政治理念如何,但在品德修養及為人處世上,確實深受一眾士人推崇。即便霍峻身在敵國,亦是聽聞過對荀彧的贊賞之名。
今霍峻為荀彧而感嘆,多半是因他與曹操的故事而感慨。輔佐大半輩子的首席功臣,就這么被君上賜死了。
初得荀彧的時候,曹操稱其為吾之子房;今因利益沖突,又賜他的子房身死,令人難免感到悲涼。
感嘆之下,霍峻念及劉備的為人,心中難免慶幸些許。
從君主的角度來看,劉備有不少缺點,這讓他難以成為出色的君主。
如劉備核心臣子常是只賞不罰,湘水之盟時,魯肅襲取荊州南壁,對于荊州半壁之失,劉備本應處罰關羽、廖立等負責人,但他選擇了不宜計較。
蓋或是講人情,待下恩厚等豪俠習性,才讓霍峻選擇了劉備。然縱觀歷史上下,待下刻薄的開國君主,或許唯有朱元璋了。至于高祖劉邦,除異姓王,幾乎所有功臣都善終。
感觸少許,霍峻說道“季常,將壽春消息送與武漢,好讓主公知曉,曹操動作進展。”
蔣濟捋著胡須,笑道“曹操稱公,主公聽聞怕是不悅,進位王爵之事,或許將會提上行程。”
霍峻微微搖頭,說道“曹操取隴右,平關中,方敢進位國公。今主公雖有吳楚,但未建有新功,怕是不敢稱王。若克巴蜀,與曹操南北對峙,進位王爵,將是水到渠成”
今時位面與歷史變化甚大,在霍峻看來多是在于韓遂被張飛殺死,從而引起的蝴蝶效應。
韓遂在隴右根基雄厚,在關中之戰后,韓遂憑借他的聲望,又拉起了幾萬人羌兵,嚇讓夏侯淵不敢西進。但今時韓遂身亡,僅憑馬超一人的聲望,被曹操打垮后,已是無法退往隴右,唯有出降曹操。
馬、韓二人,一死一降,除了西北走廊的武威、酒泉、張掖四郡外,關中、隴右二地已被曹操收入帳下。今下曹操的名聲大振,漸有恢復金口之戰的聲望。
如此聲望的曹操僅是稱公,你讓劉備怎敢稱王
今時劉備知道曹操的消息,怕不是為稱王的事而煩惱,而是為如何拿下益州而頭疼。
從今歲的正月出兵伐蜀,到當下的十月,關羽、張飛、甘寧三軍被江州阻擋了足有七、八個月,其間除了降服吳懿外,幾乎毫無進展,讓人不得不著急。
如果取蜀戰事拖久了,除了巴蜀人心變化,甚至曹操也會摻合到二劉的戰事當中。
被霍峻提醒了下,蔣濟醒悟過來,說道“都督所言極是,今下當為巴蜀戰事而憂。”
頓了頓,蔣濟建議說道“都督,曹操既是北歸,已無取合肥之念。而我江淮分守射陽、六安、合肥三城足以據敵,今何不如讓子龍、漢升二位將軍率中軍兵馬回武漢,以示都督顧全大局之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