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baatba自劉備拔營南撤,利用舟舸行軍,僅花了幾日便撤到合肥。
大軍行至合肥后,在霍峻的建議下,劉備下令全軍將士隔離四十五日,直到隔離期滿,無癥狀者方能歸國。隔離期間軍務,全部交由霍峻負責。
霍峻走馬上任,立即根據瘧疾在之前營地里爆發的分布,抽調了患病風險系數低的文武作為自己副手,如黃權、法正、鄧方等十余人,暫組成治疫司。
有了霍峻親挑重擔,劉備與眾臣隔離于營中,其余諸位沿著肥水河流屯扎。六七萬大軍,以千人一部為扎營單位,各營間隙為一里,由校尉負責營中隔離具體事務。
針對之前爆發過的瘧病各部,以及各營與爆發瘧疾的遠近距離,霍峻采取輕、中、重三級將各部劃分。對于標上重度營部,內部也要采取嚴密的隔離制度,防止瘧疾的四散。
各部依照營圖就地扎營后,霍峻則頒布驅蚊令,嚴令屬下執行。
其一,命各營將周圍死水填埋上,防止蚊蟲的滋生;其二,焚燒營地周圍的野草,防止有蚊蟲從中棲息;其三,每日填埋糞坑及挖掘糞坑,防止糞坑使用太久,從而滋生蚊蟲。
三條軍令下達,各部在治疫司的督促下,開始轟轟烈烈的驅蚊運動。一番操作下來,雖不能全部解決蚊蟲,但也實打實減少了大量蚊蟲。
為了幫助各營驅蚊,霍峻嚴禁手下輕易裸露身體,又將收集而來的艾草下發到各部基層中,以便于伍什營帳內的驅蚊。
或如有陰則有陽,一物降一物之語。蚊子廣泛分布于中華大地,可以驅蚊的艾草也廣泛分布于中國各地,同時艾草也是繁衍能力極強的植物。
有了艾草的焚燒驅蚊,每日夜間各營都會艾香彌漫,帳外縱有蚊蟲想吸食人血,但也畏懼艾香進去不得。
南漢高層文武手握錢權,待遇遠比底層將士好。隔離時期,除用艾草驅蚊外,還有使用古老且有用的蚊帳避蚊。
說出來或許不信,后世漸漸在中國消失的蚊帳,在古時唯有權貴人方能享受。直到工業紡織技術的革新,以及棉花材質的普及,蚊帳才被尋常百姓使用。
今之蚊帳,古之帳幔,其多以真絲制作而成。
階級不同,對于權貴來說,蚊帳的作用肯定不止于驅蚊,其還是裝飾房屋,及彰顯富貴等作用。
大帳內,霍峻持筆下文,似乎在長篇大論什么。
霍熊趨步入帳,說道“家主,夫人命人寄來五頂帳幔。”
“善”
霍峻沒有抬頭,說道“分少將軍一頂帳幔,你與左右分用其余三頂。”
“多謝家主”霍熊感激道。
作為貼身護從,霍熊兄弟跟了霍峻有十幾年時間,因為人憨厚,盡心盡力,遇危不退。故霍峻也從不虧待二人,凡有多余的東西都會分霍熊兄弟一份。
霍熊見家主在巾帛上奮筆而書,遂靜悄悄地退下。
巾帛上,霍峻寫下了他對瘟疫傳染病有限的認知,希望能給后世的人啟迪,不以無知的態度去面對瘟疫,而是能夠清晰認清瘟疫的傳播方式,從而在瘟疫中拯救更多人。
由于霍峻的儲備知識有限,控疫經內容文字遠不如兵法豐富,其一文僅二三千字。
僅在巾帛里詳細論述了因瘟疫的種類不同,其傳播的媒介也會不同。然即便如此,霍峻在有限的知識儲備中,以傷寒為例子,著重強調空氣、唾沫傳播,介紹了可以用口罩的來防護。
書寫接近尾聲之際,侍從疾步入帳,喘著粗氣,說道“都督不好了”
“何事,這般驚慌”霍峻皺眉問道。
侍從面露悲傷,說道“魯副督于帳中病逝了”
“子敬”
霍峻神情發愣,右手不由一松,沾滿墨汁的筆掉到地上,墨染沙土。
即便提前知道魯肅會走,然今時得聞噩耗。霍峻也不禁傷感,心中頓感空落落的,仿佛失去了什么東西。
“子敬病逝,何其悲乎”霍峻悲嘆道。
心緒被打攪,霍峻已無心書寫控疫經,將筆擱到案上,從榻上起身。
“今大王何如”霍峻問道。
“大王聞惡訊,心中多是悲痛,欲厚葬魯督,追其謚號”侍從答道“今請都督前去,言有要事商議”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