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藍田。
劉備與陸遜互通消息一番,將大軍分成三部,令張飛率輜重糧草先撤,自領中軍在中,馮習、傅肜則是率精銳兵馬殿后。
大軍撤時,因聲勢動作浩大,得被藍田鄉民所知。老者率鄉民攔住劉備車駕,牽牛捧酒奉于路中。
侍從騎馬奔馳而來,拱手說道“藍田百姓聞陛下撤軍,牽牛捧酒奉于道中,言語中有覲見陛下之意。”
費觀建議道“陛下,今兵馬將撤,不宜另生事端,不如派兵將道中百姓驅散。”
“不可”
劉備抬手阻止,說道“今軍情雖是緊急,但百姓牽牛奉酒于道,是為民良善之舉,派兵驅散豈不有傷民心”
說著,劉備揚鞭策馬而走,說道“大軍繼續前行,容朕前去見之。”
話音初落,劉備便率上百名披甲騎士先行。
今下藍田百姓被漢軍步卒所護住,其中三民名老者在前,數十名男女或牽著牛,或捧著酒。
見到劉備策馬而來,老者當即率眾人跪地,喊道“仆拜見陛下”
“君為耆老,無需行如此大禮”
劉備翻身下馬,連忙攙扶三老,虛扶其身后的男女老少。
被扶起的老者,問道“陛下,可是將要撤軍”
回頭望了眼正在行進的隊列,劉備如實道“今秋季將至,糧草難抵藍田,大軍唯撤軍。不知可有指教”
老者長嘆哀息,說道“仆十余載未見王軍,本以為終世無再見之日。然今幸見陛下,而王師又復離之,仆為之悲矣”
劉備掃視送離的百姓,感懷而嘆,說道“王師終有光復關中之日,諸位且好生安居復業。”
老者拱手而拜,說道“陛下仁德禮民,仆等無以回報,特奉牛酒為官軍享用。禮雖不厚重,卻是為仆等一片心意。”
“請陛下享用”眾人高聲說道。
“不可”
“萬萬不可”
見狀,劉備當即拒絕,說道“朕率兵入關中,無功于諸位,何敢受此禮乎”
說著,劉備讓軍士將牛酒送還與百姓,堅決不收。
“諸君且安居復業,王師終有光復關中之日”
劉備拒絕了老者的好意,翻身上馬,駐馬臨別而言。
“陛下”
在百姓的呼聲中,劉備揮鞭策馬,率漢軍將士南歸。
將行遠時,劉備忍不住回頭望了藍田民眾,謂左右傷感說道“此行南歸,朕恐無再見關中之日。”
是日,劉備率大軍撤走,馮習、傅肜為阻司馬懿追擊,奉劉備之命燒毀營地,堵塞道路,繼而方撤軍南歸。
司馬懿、曹彰聞漢軍撤軍,當即率軍渡過灞水,兵至藍田。
望著烈焰沖天而起的營寨,司馬懿歡喜大笑,說道“果不出所料,老革因糧盡而撤軍。今若追之,縱不能敗之,亦能重挫其部兵馬。”
曹彰披甲而來,說道“藍田自上洛百余里地,是為峣柳關道。此道崎嶇難行,賊軍行峣柳關道,其部當首尾難應。孤欲率精銳步騎追之,不可輕放劉備南歸。”
司馬懿面露大喜,說道“老革狡詐奸猾,今必有布置精銳于后,望殿下謹慎用兵。懿率大軍于后,接應殿下。”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