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將軍,分別為前將軍文聘,左將軍黃權,右將軍賀齊,后將軍龐統。
余者官職少有變動,僅多封食邑,或百戶,或數十戶,以為聊表劉禪心意。
當馬良讀完后,在霍峻帶頭下,眾臣向劉禪告謝。
當然這封賞出自誰手,霍峻、諸葛亮心中早已有數,這大概是劉備給他們頒布的最后一封詔書。
眾人各自坐回榻上,因霍峻沒有發話,朝堂中瞬間安靜下來。
霍峻望著笏板后記錄的內容,向劉禪拱手問好后,咳嗽幾聲,說道“今先帝病逝,其謚號、廟號未定,不知諸君可有奏乎”
何謂托孤大臣
年幼的皇帝將權力轉交給權臣,霍大司馬代劉禪行事問話。
早有安排的張昭持笏板,說道“稟陛下,回大司馬、丞相。昭與諸卿商議,以為追謚先帝為昭武皇帝,或光文皇帝,其廟號可擇中或顯。”
“且先議謚號”霍峻說道。
“昭者,是謂明也”張昭說道“謚號昭武,其意與光武。今陛下三興漢室,可言昭、光。”
諸葛亮沉吟少許,說道“先帝重武而輕文,不宜用文。亮以為可為先帝上昭武皇帝,以彰其復興漢室之基業。”
“可”
“議先帝廟號”
張昭挺直腰背,說道“廟號以太、高、世、中四者為最盛,中者,中興復興也;顯者,雖意與中相同,但功德弱于中。”
霍峻思慮半響,說道“先帝功德雖亞于二祖,但于漢室而言,卻有立即開國之功,今當以中祖而冠先帝”
謚號者,除秦始皇外,歷任帝王幾乎都有,是以謚號而評價先君一生之功績,分為上、中、下三等。
因祖有功,宗有德的要求下,廟號在魏晉之前,少有皇帝能有。當然兩漢不少皇帝有廟號,但因功德不匹配,后來被人廢除。如董卓廢東漢中后幾任皇帝廟號,南漢承襲董卓之所為。
而廟號中,太、高、世、中四者為最尊,實際上劉秀適合用中祖為廟號,然劉秀有傲氣,不愿襲承西漢之后,故而用世而不用中。
“亮與大司馬之意相同,先帝當尊中祖,而非顯祖。”諸葛亮應和道。
霍峻露出和藹的神色,先問榻上劉禪,后問朝中眾人,問道“今追謚先帝為昭武皇帝,議其廟號為中祖,不知陛下與諸卿以為如何”
朝中眾人答道“稟陛下,回大司馬、丞相。臣等無議”
劉禪不太懂了廟號、謚號,但見眾人同意,則是應和霍峻,說道“朕不知謚法、廟號之事,且如大司馬之言”
頓了頓,劉禪看向霍峻,問道“試問大司馬,可還有他議乎”
霍峻拱手而拜,說道“稟陛下,今先帝駕崩,如曹氏聞之,必有所動。峻以為當令江漢、江淮二地軍士,籌備軍事,以防曹丕異動。”
“且據南中李嚴上報,自糜子方離任之后,南中豪強、宗帥多有不順,其唯恐有亂,請益兵至南中,以威南中土人”
“請大司馬下令”劉禪非常配合,伸手請霍峻講話,說道。
霍峻持笏板拱手,說道“丞相統理尚書事,如往昔之時。當令文仲業、呂子明率水師嚴待。至于江淮,臣以為可運三弓床弩至邊城,以為加固城防。南中之事,可益兵五千至朱提。”
“諾”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