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開門而揖盜
“鮮于輔,今不殺你,是為我大漢仁德,安敢在此出言不遜”
面對鮮于輔提出的無禮要求,張飛用笏板指著鮮于輔,沉聲說道“淮北疆土是我大漢軍士血戰所得,豈能容你口舌取走。”
見張飛反應這么大,鮮于輔神情略有尷尬,施禮說道“盟約之事,言語商議切磋。今我國欲以壽春、泗口為界,卻不知霍督意下如何”
霍峻神情淡然,不急不躁說道“君貴為北國上卿,豈有聞筆紙勝過刀劍今卿空憑言語欲讓我國割下邳、東海二郡,以為可乎”
“愿聽霍都高見”鮮于輔恭敬說道。
霍峻笑了笑,說道“如貴國真欲平分天下,當以淮水為界。我割下邳、東海二郡,貴國割壽春、弋陽二郡。”
用南漢淮北的疆域,去換曹魏在淮南的疆土,能讓霍峻樂瘋。今天得到壽春,他明天就能發兵去捅曹丕譙郡老家,后天就能至河南腹地。
說著,霍峻語氣加重,殺氣騰騰說道“我國雖初喪先君,但卻非你等所辱。如貴國不愿,欲強取下邳、東海二郡。某不畏兵戈,欲獎帥三軍,與貴主一較高下,看是我楚師北飲大河,或是貴主南臨江水。”
“這”
今曹丕派人南下議和,表示愿與南漢和睦共處,與劉氏共分天下治理,不少南土籍貫的官吏已有所心動。即便不是求和派,但像張昭這種保守派的官吏不少。
復興漢室,還與舊都,其實際上僅是政治口號,其能否有作用,需要看領導者是否能團結眾人。
尚書郎張溫出列,上奏道“今陛下登基初時,吏民附而未歸心,國多騷亂。以溫之見,不如暫合賊人之議,與民休養生息,觀時制政,勤恤之德者,恩惠與民眾。”
且打下中原,大批中原士人涌入,他們就能分到一杯羹嗎
今在武漢立國,因南漢依仗他們,故而他們這群吳楚士人能占據高位,但換到洛陽、或長安,他們的政治利益豈不受到沖擊。
鮮于輔微擦了下汗,語氣放軟,說道“我主既愿與南國共分天下,便無動武用兵之念。若君上、霍督有息兵罷戰之心,以今當下格局分治,亦并非不可”
張昭咳嗽幾聲,說道“先帝棄業駕崩,大漢西陲動蕩。連年北伐雖多勝而少敗,但豈無兵敗之時今曹丕既有意與我漢室互盟之意,不如與納曹丕之言暫緩兵事,以為恢復國力,而后再圖中原。”
“稟陛下”
“張公之言有理”
畢竟他們現在就過得挺好,已得到相應的利益,何必再積極進取中原
頓了頓,鮮于輔朝劉、霍二人先后拱手,說道“今天下二分,如南君有意與我主南北分治。望開門戶,通商賈。隴右為秦嶺之北,我主日后起兵伐涼,望南君、霍督遵守舊言,不準遣兵助之。”
“國有大喪,西陲動蕩,不宜與曹丕生怨”
畢竟不是所有人渴望發動戰爭,也不是所有人愿意追求未知的風險收益,更不是所有人希望復興漢室。
“鮮于輔之言,不知諸君有何高見”劉禪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