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緊蹙眉頭,說道“丞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今暫與曹氏議盟,而后國內承平,再效高祖毀鴻溝之盟,亦未不可行。”
諸葛亮向張昭拱手,說道“張公,賊人與我漢室有大恨,常有亡之心。今明知我國有難,而后約分天下,此不可疑乎”
“且曹丕倘若西征隴右,則有壞先帝舊時之布置,而令賊治下關隴合一。關西合治,隴南二郡難存,而我大漢北伐,日后愈發難矣”
“這”
張昭不由語塞,不知該怎么回答。
霍峻笑了笑,說道“陛下,我與丞相之見略同。昔以鴻溝之盟觀之,項羽因糧乏而與高祖約分東西。今賊國無內亂,外無強寇進犯,豈會因心善,憐憫百姓,而與我國約分天下”
指望曹家人憐憫百姓,而主動與南漢盟約,這是開什么玩笑
天下從來不會掉餡餅,如果真掉了餡餅,就怕你是別人的餡餅。當你內部存在問題時,不要怕你的敵人會表現出落井下石的態度,反而是要擔心他態度緩和起來。
前者,他在謀劃趁火打劫,欲采取各種手段獲利;后者,他可能已進入某種準備狀況,即將向你下手。
“大司馬之意是”劉禪問道。
霍峻摸著小胡子,冷笑說道“來者不善,善者不來。曹丕或欲南征,或是擇機西伐馬超。”
“漢有天下之大半,幅員遼闊五千里,糧倉充盈,甲兵已足。西土之事,不過肌膚之疾,今有丞相西進,足以安之。吳楚州郡安服,何憂北患乎”
說話間,霍峻看向殿中那些鴿派,說道“今如從曹丕之語,約分南北,開商通貨,息兵棄戈。眾者或以為安樂,不被兵戈之所累,殊不知是為開門而揖盜也”
“俺也以為如此”
見霍峻表態,張飛隨即應和道。
有了霍、葛二人表態,眾官吏又開始討論,議論之前的提議的不合理
“大司馬,丞相所言有理”
“曹丕奸詐,其之心思難知。今倉促應諾平分南北,則有害國事。如其違背舊誓,則我受其害”
劉禪為之大悅,問道“如大司馬所言,曹丕或南下,或西征,我國當何以應對”
霍峻沉吟少許,說道“以靜制動,且觀曹丕用兵。如曹丕西征隴右,則發西土之兵援之,而遣大將北伐,分散其力。若曹丕南下,觀其進軍動向,而后制應對之方略。”
馬良憂慮片刻,說道“若如大司馬所言,曹丕有窺視我南土之意,今下令丞相西進巴蜀,恐有不妥。不如封鎖蜀道,先安蜀中。及形勢分明,再令丞相西進巴蜀,亦不言遲”
“不然”
諸葛亮回絕說道“安西土,平南中,宜早不宜遲。西土不安,南中不安,待曹丕用兵,二地恐生大亂”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