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南漢與明不同,相較戰前準備不充分,無細致進軍方略、高層將領老年化的明軍。南漢在戰前則就有相應預料,尤其是諸葛亮,已是預判出曹魏可能會集中精銳向自己用兵。
當下得知張郃率兵南下,諸葛亮更是堅定了與魏軍野戰想法,即利用魏軍求戰心切這一心理想法。
馬謖為諸葛亮奉茶,笑道:“今張郃率兵南下,丞相已料其有求戰心切之念,故不如利用之。兵者曰,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故我軍可擇選戰場,以誘司馬懿、張郃進軍。”
馬謖精通孫、吳之法,幾乎能為諸葛亮的軍事行動找到合適兵法理由。軍中專研兵法最深者,能將孫、吳之法倒背如流者,唯馬謖一人矣!
得聞諸葛亮謀劃,文聘為之傾倒,拱手說道:“丞相高瞻遠矚,非聘所能料。然不知以今下之勢,我軍需如何布置?”
諸葛亮抿茶以潤喉嚨,而后交與馬謖,說道:“淯陽以西有一潦水,河面狹寬,水流平緩,自西北向東南而流,于淯陽城南二十里地注淯水。”
“其潦口南北兩岸有緩丘,亮欲率大軍南撤,至潦口下營。營寨夾河而立,建浮橋以通南北,以備張郃、司馬懿之聯軍。”
文聘甚是疑惑,說道:“分軍夾河,登丘設營,如欲司馬懿分兵而擊南營,或是擊毀浮橋,大軍豈不退路斷絕!”
說著,文聘建議說道:“丞相不如率兵渡過淯水,聘率兵守潦南。淯東遼闊,有利兩軍野戰。聘率偏軍為丞相羽翼,賊若擊我,則聘挾兩水之險,率兵御之。如賊眾擊丞相,聘率兵馬側擊賊兵。”
諸葛亮面露笑容,說道:“將軍深憂為國之心,亮深明知之。然南北夾河之策,為破賊之法,不容更改。南營之事,亮盡托付于將軍;北營之事,亮自率大軍固守。”
“這~”
文聘想說什么,但見諸葛亮語氣篤定,聯想之前諸葛亮欲擊敗司馬懿的念頭,遂放棄了進諫。
“請丞相放心,聘當固守南營,以保丞相大軍退路。”文聘拱手說道。
“善!”
諸葛亮吩咐說道:“文將軍率三萬將士守南營,亮率四萬將卒屯北岸。”
“諾!”
諸葛亮想起什么,問道:“大將軍可有軍報送至?”
“有!”
楊儀奉上軍報,說道:“大將軍出故關、渭水二道后,帳下大軍被陳倉所堵,無法兵入關中。”
說著,楊儀補充說道:“守將者為宿將郝昭,其多有智勇。今曹真率兵已赴陳倉,應與大將軍對峙。”
陸遜本欲以奇兵下陳倉,命楊昂率精銳五千先出渭水道。惜郝昭早有戒備,楊昂奇襲陳倉不克,轉而尋地扎營。在扎營時,郝昭率兵突然殺出,楊昂被郝昭爆錘。
陸遜率后續兵馬抵達,發兵圍攻陳倉,十日不克。此時曹真率援兵抵達,陸遜放棄攻城計劃,率大軍駐守兩岸,準備與曹真展開長期對峙。
ps:今天還有兩更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