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轉瞬就到了八八年。
周聰和馮玥兩人結束了中考,升入高中,周明和周玲也進了初中。
就連最小的小尾巴,現在也是個每天戴紅領巾的少先隊員了。
八六年的時候,小尾巴上了學前班,鄭娟就閑了下來,每天除了接送孩子們就是做飯,閑不住的鄭娟就每天去光明的店里幫忙。
王重看鄭娟實在閑得無聊,就建議她開個飯館算了。
這幾年吳倩和于虹合伙,給肖國慶和孫趕超兩人組的施工隊做飯,每月掙得可比以前做修腳工,干服務員多的多。
鄭娟想了想就同意了,說先開個小飯館試試。
可王重怎么可能讓鄭娟去開小飯館,累就不說了,掙得還不多,要弄就弄高端點兒的,要掙就得掙那些有錢人的錢。
反正兜里錢多,正好這幾年吉春又在飛速發展,左挑右選也沒找到心儀的地兒,王重索性把心一橫,直接在湖邊買下一塊兒地,占地足有四五畝,建房加上花了十多萬,弄了個私家菜,又花錢在廣播里打廣告,每天只接七桌單子,弄得很是高檔。
一開始自然沒什么生意,可耐不住人們的好奇心啊,大多數人都因為私房菜的價格望而止步,可自打王重公司把談項目的地點約在鄭娟的私房菜館之后,就吉春那些個談生意的,竟然把能約在私房菜館談生意當成了一種面子的體現。
到了這會兒,想在鄭家私房菜館訂餐,得提前一兩天打電話預定才行。
妥妥的站著就把錢給掙了。
分公司也進入穩步發展的極端,隨著這幾年改革開放在吉春的推行,分公司有王重坐鎮,又有深城的公司背書,倒是不缺活兒干。
喬春燕也是個有心氣兒的,伍尚儀在吉春攏共只呆了兩個月,就把公司的那些瑣事兒全都丟給了喬春燕,回了深城,和老吳還有孩子團聚去了。
喬春燕確實也有能力,接手伍尚儀的工作之后,把一切都處理的井井有條,雖然和公司規模不大也有關系,但也足以說明喬春燕的能力。
八五年年底,分公司旗下成立了個建筑公司,把孫趕超和肖國慶原先的施工隊給收編了,連帶著他倆新組的施工隊也給收編了。
又陸續招了不少待業的青年進建筑公司,攏共能有上百號人,雖然沒有編制,可耐不住公司能找著大活啊,一下子解決了一百多個工作崗位,相關部門對于建筑公司也都是一路綠燈,而且還和建筑公司簽訂了合同,但凡有什么大活兒,都優先考慮建筑公司。
不過建筑公司和施工隊之間,雖然有從屬關系,但公司并不給施工隊按月發工資,隊員們也可以自己接活,但公司要是有活兒的話,施工隊們就得優先考慮公司這邊的活。
八七年年初,喬春燕主動申請去了市場部,從頭干起,八八年年初,又因為業務能力出色被王重調去了建筑公司,主要負責業務,讓喬春燕自由發揮。
連駱士賓那種沒底線沒道德的二流子都能白手起家,掙下那么一份家業,喬春燕可比駱士賓會來事兒多了,又不像駱士賓那樣狂傲沒有底線,還有王重的支持,本錢、機會、市場一樣都不缺,王重不信喬春燕干不起一個建筑公司。
事實也正如王重預料的那般,只小半年的功夫,喬春燕就在建筑公司做的可是有聲有色,拉來不知多少單子,建筑公司能發展成如今的規模,喬春燕功不可沒。
一大清早,外頭正下著雪,吹著冷風。
王重照例帶著孩子們晨跑鍛煉回來,李素華和鄭娟也弄好了早飯。
四個大的已經自己能上學,早就不用鄭娟送了,不過小尾巴的年齡還小,倒還需要人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