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父親喬祖望的自私自利,齊志強是個和王重一樣,讓三麗還有一成他們能夠從身上感受到父愛的人。
孩子們也都能夠清楚的感覺到,齊志強對他們的關心都是真心實意的。
“你姨父這病有點麻煩,大概還要個兩三年的功夫吧”王重沒把話說的太滿,畢竟時間沒到,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么。
而且病癥也不是永遠都一成不變。
“小舅”三麗忽然很認真很認真的看著王重,說道“你一定要把姨父治好姨父是個好人”
王重一手推著自行車,另一只手揉了揉三麗的腦袋,笑著說道“放心吧,我一定盡力而為。”
“謝謝你小舅”三麗忽然駐足,仍舊一臉認真的說。
“行了”王重也停下腳步,招呼三麗道“和小舅還客氣什么,趕緊回去,你二哥和素芹阿姨應該已經把飯菜都做好了”
馬素芹四點半的時候就提前回家去了,幫二強洗菜收拾,協助二強做飯。
現在二強可是家里的大廚,做的菜雖然比起王重還遠遠不如,可在火候的掌握上,卻已經不遜色于沉浸在廚房多年的馬素芹。
而且馬素芹是東北人,做菜的口味更加偏向于東北的口味,王重倒是吃的習慣,可一成他們卻未必。
不過前幾年生活確實堅苦,有的吃、能吃飽就已經很不錯了,誰還有那閑工夫挑挑揀揀的。
三麗的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舅甥倆并肩望家的方向而去。
王重有些意外的看著面前年輕人,說年輕人有些不對,因為這人的年紀比起王重要大不少,至少有三十了。
文質彬彬,氣質儒雅,身上透著一股子書卷氣,讓人瞧著就覺得清爽、趕緊。
“您就是青山先生”文清華是慕名而來,他本是金陵師范文學系的老師,因閑暇之余,喜歡拜讀一些文學作品,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王重所寫的河西走廊和大國崛起兩部,對王重的文采極為欣賞,對王重的老練的筆力極為欽佩。
尤其是知道王重就是南京本地人之后,花了不少氣力,找了不少關系,才打聽到王重的地址,慕名而來。
可看著面前年輕的有些過分的王重,文清華實在有些難以將王重和自己心目中的作家青山聯系在一塊兒。
“寫河西走廊和大國崛起著名作家青山先生”文清華再度和王重確認。
“那應該是我”王重微笑著答道,并沒有因為文清華的質疑而不高興。
“我叫王重,這位先生怎么稱呼”王重仍舊微笑著,主動伸出手。
“哦”文清華趕忙伸手,和王重握手“我叫文清華,很喜歡您的作品,剛好有個同學在您發表作品的其中一個雜志社上班,就打聽了一下您的地址,想著登門拜訪,見一見您的廬山真面目。”
“沒想到沒想到”
文清華忽然有些語滯,主要是因為王重的年輕帶給他的沖擊是在有些大了。
“沒想到我這么年輕”王重側身引手道“文先生,進屋坐吧”
王重把人引入屋內,端上新泡的熱茶,文清華有些不大自在,不大習慣。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