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沒有什么飛行魚雷,這是屬于陸軍的火箭炮。”
瓦西里態度堅決,海軍多吃一口,陸軍就要少吃一口。
彼得不氣,海軍也有自己的技術研究所。
如果是從頭開始研究飛行魚雷,海軍技術研究所確實是沒這個實力。
但如果只是將飛行魚雷和軍艦結合到一起,海軍技術研究所還是可以做到的。
喬治的心思已經不在飛行魚雷上,而是轉到噴氣機。
和世界大戰期間相比,飛機的性能和安全性在不斷提高,民用航空公司如雨后春筍,阿穆爾航空公司成為最大受益人。
民用飛機對于技術的要求不高,將運輸機隨便改改就可以用于民用航空。
喬治很不喜歡俄羅斯人的隨便,在很多領域,俄羅斯其實都有先發優勢,就是因為“隨便”,就被無意中放棄了。
喬治對于工業產品的要求只有一個:精益求精。
喬治之所以和德國人合作,主要是因為德國人對于工業的嚴謹態度。
如果將德國的嚴謹,和俄羅斯的資源結合到一起,二戰打不打不好說,冷戰肯定不會再有了。
軍用飛機追求性能,民用飛機追求的是舒適性,這兩個方面都是無止境的。
螺旋槳飛機發展到現在,尚未進入瓶頸,還有發展空間。
但喬治清楚的知道,噴氣式飛機才是未來。
基于裝備一代,研制一代,預研一代,探索一代的發展理念,喬治給軍工技術人員們布置任務,開始對噴氣式飛機的研究。
事實證明,喬治對俄羅斯人的了解還是不夠。
或者說,俄羅斯的技術積累水平,遠遠超出喬治的預料。
喬治本以為軍工技術人員再牛逼,噴氣式飛機要出現,至少要等個三五年。
6月2號,僅僅在喬治將任務布置下去兩個月之后,阿穆爾傳來好消息,第一架噴氣式飛機試飛成功。
這——
喬治看到報告的時候,第一反應是安德烈在吹牛逼。
看完報告之后喬治才恍然大悟。
試飛成功的飛機,嚴格說起來并不是噴氣式飛機,只是將火箭發動機和滑翔機結合在一起的怪胎,只在空中飛行了30秒。
這次實驗的目的,只是為了驗證噴氣式飛機的可行性,確定在火箭發動機點火之后,飛機不會解體而已。
既然沒有解體,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持續提高噴氣式飛機的技術水平。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