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情況遭到英國政府的強烈反對,英國政府警告尤里耶夫大公國,如果不對這種情況加以限制,肯定將影響英國和尤里耶夫大公國之間的關系。
這個警告對于尤里耶夫大公國來說毫無威懾力。
不僅尤里耶夫大公國不以為意,其他國家的志愿者,也將陸續出發前往西奧。
第二次布爾戰爭中,法國、德國、俄羅斯、西班牙,甚至美國都有志愿者前往南非參戰,英國雖然表示強烈反對,但卻無可奈何,只能聽之任之。
志愿者是自發行為,并不是國家組織的,英國沒理由,也不敢報復其他國家。
其他人都好說。
威廉二世那種瘋子,真把他惹毛了,德國從坦葛尼喀大量向德蘭士瓦和奧蘭治輸送軍隊,英國很難收場。
所以對英國來說,最明智的應對是裝作不知道,盡快調集大軍結束戰爭才是王道。
現在的情況,和第二次布爾戰爭時期又不一樣。
第二次布爾戰爭是英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戰爭結束后,英國的戰略由擴張轉為收縮。
英國現在還沒有完全擺脫世界大戰所造成的經濟低迷。
更重要的是,由于英國的出爾反爾,英國再想像第二次布爾戰爭那樣從全球殖民地征調兵力,已經不好使了。
第二次布爾戰爭中,僅澳大利亞就向南非派出超過1萬人。
這一次堪培拉不僅無兵可派,而且反對英國和西奧之間的戰爭,希望能以和平的方式解決糾紛。
和澳大利亞一樣,第二次布爾戰爭同樣貢獻了近1萬人的加拿大也無兵可派。
南非——
南非已經獨立,不會參與西奧和英國之間的戰爭。
所以英國想調兵,要么從本土組建遠征軍,要么只能派出英印部隊。
本土組建遠征軍曠日持久。
英印部隊的戰斗力又太差。
所以在英國的請求下,法國和美國聯合出面,希望能調解英國和西奧之間的糾紛。
消息傳到俄羅斯,喬治知道英國人后悔了。
英國沒想到西奧人獨立的態度如此堅決,現在騎虎難下。
不過和三個月前不同,現在英國已經失去談判的主動權。
西奧公投之前,如果同意讓西奧擁有更多的貿易自主權,情況肯定不會演變到如此惡化的地步。
現在西奧的訴求已經從貿易自主權升級為獨立。
如果有談判,也必須是在這個基礎上。
西奧政府還沒有做出回應,堪培拉主動提出,希望參與西奧和英國之間的談判。
讓心癢難耐的政客們沒想到的是,局勢的發展,遠遠超出政客們的預料之外。
1月15號,英國的“勇氣”號驅逐艦,在帕斯外海意外爆炸后沉沒,152名官兵只有4人幸存。
幸存官兵獲救后認為,“勇氣”號爆炸并不是自身原因,而是遭到敵人的攻擊。
攻擊——
倫敦終于意識到,西奧政府并不是毫無還手之力。
(本章完)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