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氣”號爆炸的時候,周圍沒有其他船只,如果“勇氣”號是遭到攻擊,那么肯定是潛艇干的。
一戰期間,德軍建造了超過300艘潛艇,擊沉了5708艘各類艦船,總噸位近1300萬噸。
華盛頓海軍會議并沒有就潛艇達成一致,各國都在研發潛艇技術,現在的潛艇和一戰時期相比又有明顯進步。
如果西奧政府擁有潛艇,英軍對西奧的封鎖將徹底失敗。
封鎖西奧這事吧,本身就挺扯淡的。
西奧不是被英國殖民地包圍的德蘭士瓦,200多萬平方公里的面積,海岸線長達12500公里,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西奧旁邊就是尤里耶夫大公國,最近處只有不到500公里,尤里耶夫大公國的運輸機飛一趟,甚至都不需要加油。
英國人從不干賠本買賣,當倫敦意識到無法通過武力迫使西奧放棄獨立,談判就成為唯一選擇。
3月17號,在俄羅斯和美國、法國、意大利、以及德國的見證下,英國和西奧政府的第二次談判在椰城舉行。
談判開始的前一天,《悉尼先驅晨報》爆料,英軍對帕斯的軍管,已經造成超過4000名帕斯人喪生。
憤怒至極的戈登要求英軍立即從帕斯撤離,并由各國代表聯合組成調查團,對英軍在帕斯的罪行進行調查。
張伯倫頭大如斗,現在已經不僅僅是西奧要求獨立的問題了,堪培拉的主動加入,導致情況進一步復雜化。
西奧公投的時候,堪培拉只發表了一篇不疼不癢的反對聲明,并沒有實質上的動作。
西奧公投后堪培拉才發現,原來大英帝國已經衰弱到這個程度,于是堪培拉也開始蠢蠢欲動。
英國唯一讓堪培拉留戀的,是皇家海軍的保護。
如果皇家海軍已經衰弱到無法為澳大利亞提供保護的程度,澳大利亞也徹底失去留在英聯邦內的理由。
誰都不希望頭上有個惡婆婆。
倫敦的底線是,給與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同樣的外交自主權,但保留司法權。
對于西奧,英國可以允許西奧獨立,但必須讓英軍能以一個體面的方式從帕斯撤離。
英軍對帕斯實施軍管后,帕斯和外界的聯系徹底斷絕,現在外界還不知道帕斯到底發生了什么。
帕斯的實際情況,比《悉尼先驅晨報》爆料的更嚴重,一旦英軍在帕斯的行為被外界所知,將對英國的形象造成無可挽回的打擊。
現在讓倫敦最擔心的是,西奧獨立是否會引發連鎖反應。
西奧潛力雖然大,人口太少,影響力并不大。
萬一擁有36億人口的印度受西奧影響,也開始要求獨立,那才是英聯邦的末日。
一旦失去印度,英國將徹底淪為二流國家。
今年一月,印度再次爆發饑荒,外界估計至少有上百萬人死亡。
不可思議的是,印度人對于頻繁爆發的饑荒似乎已經麻木,完全沒有反抗意識。
也對,整天餓得半死不活,想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也沒力氣。
印度的上流社會也滿足于現狀,根本不想獨立,這個國家徹底沒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