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給博博夫發電報,鼓勵博博夫再接再厲,持續給大英帝國放血。
博博夫正有此意,英國想從西奧脫身,怕是沒那么容易。
這幾個月,已經有超過1萬名志愿者抵達西奧,喬治港在立足防御的基礎上,已經擁有反擊能力。
英國人也在持續增兵,駐扎在帕斯的英軍已經超過5萬人,財政負擔越來越重。
上個月帕斯英軍曾計劃向卡爾古利發起攻擊,考慮到帕斯和卡爾古利之間的距離,倫敦沒有同意。
英軍在帕斯,尚且隔三差五遭到襲擊。
如果英軍離開帕斯進入野外,搞不好會被徹底擊潰。
跟某個天生就是馬賊的群體相比,英印部隊的野戰能力約等于無。
和西奧的局勢相比,今年初英國職工總會因礦工薪資問題舉行的全國大罷工,更讓倫敦焦頭爛額。
保守黨上臺的時候,為爭取工人選票,承諾在上臺后會為英國工人階層制定更多福利政策。
這就是互相攀比的后果。
保守黨代表的是大貴族大資產階級的利益,不可能真正維護工人群體的利益,所以這一次罷工,是世界大戰結束后,英國規模最大的罷工。
讓英國工人憤怒的是,在保守黨內閣擔任財政部長的邱吉爾不僅公開咒罵罷工工人是“英國的敵人”,而且建議使用機關槍鎮壓罷工。
邱吉爾的出格言論不僅沒有讓工人畏懼,反而導致更多工人加入進來,規模越來越大。
關鍵時刻還有人不當人。
俄羅斯在英國礦工罷工后,決定提高最低薪資標準,進一步火上澆油。
俄羅斯的理由是,當初制定的最低薪資標準,隨著俄羅斯經濟的發展,已經不再符合俄羅斯的實際情況,所以俄羅斯的漲薪,并不針對任何國家。
消息傳開,罷工在英國愈演愈烈的同時,也開始蔓延到法國和德國,連卡爾親王都忍不住向喬治抱怨,希望俄羅斯不要輕易動用這種地圖炮進行無差別攻擊。
喬治就很無奈。
俄羅斯是因為擔心英國的罷工蔓延到俄羅斯,所以才提前進行的預防性措施,真沒開地圖炮的意思。
事實證明俄羅斯的預防是很有必要的,否則俄羅斯也會和英、法、德一樣亂象叢生。
所以卡爾親王不應該指責俄羅斯,而是應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喬治就差摁著頭讓卡爾反思了。
倫敦的罷工還沒有平息,俄羅斯再次高調宣布,19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加拿大人弗雷德里克·班廷接受圣彼得堡大學的聘請,擔任圣彼得堡大學醫學教授。
這是最近兩年內,第六位前往俄羅斯工作的諾獎得主。
這六位諾獎得主,全部都是物理或者化學,以及生理醫學獲得者。
這個情況引起英國學界的重視,班廷因為發現胰島素,和助手貝斯特一起獲得諾獎,在此之前,糖尿病意味著慢性死亡。
(本章完)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