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又不是不能生
自由貿易大聯盟總部位于君士坦丁堡,和國際聯盟沒有任何關系,本身就是兩套系統,互不干涉。
威爾遜提議成立國際聯盟的目的是提高美國的國際影響力,為所有成員國提供對話平臺只是附屬功能而已。
和偏重于國際事務的國際聯盟不同,自由貿易大聯盟是一個經濟組織,目的在于推動和促進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更純粹也更務實,更具活力。
以前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只是互通有無,并沒有合作共贏這個概念。
俄羅斯通過自由貿易大聯盟首創“合作共贏”模式,所有成員國都為之受益。
什么叫合作共贏
以前保加利亞王國的葡萄酒和南斯拉夫王國的玫瑰酒都將俄羅斯作為主要市場,兩者之間存在直接競爭,為了獲得更多市場份額貼身肉搏,最終不僅保加利亞王國和南斯拉夫王國損失慘重,俄羅斯的利益也會受損。
看上去很奇怪是吧,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亞競爭,俄羅斯的利益怎么會受到損失呢
實際上很正常。
商業競爭到最后,都體現在價格、質量和服務上。
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亞打價格戰,肯定會在質量和服務上做手腳,最終為這一切買單的是俄羅斯消費者。
俄羅斯政府的目的是為俄羅斯人提供更好的服務,消費不起葡萄酒和玫瑰酒可以去消費伏特加,市場上又不是沒有替代品,但如果了葡萄酒和玫瑰酒的價格,只得到了伏特加的品質,消費者只會把責任歸咎于奸詐的酒商,以及無所作為的俄羅斯政府。
有了自由貿易大聯盟,這事兒就好辦了。
俄羅斯政府只有一個要求,所有進入俄羅斯市場的葡萄酒和玫瑰酒,必須保證質量。
于是三家坐下來協商,達成一個三方都能接受的協議,這就是合作共贏。
俄羅斯主導的國際組織,自由貿易大聯盟之外還有側重軍事合作的集安聯盟。
羨慕集安聯盟這種模式的國家不少,但是申請加入集安聯盟的國家卻不多。
加入集安聯盟是有條件的,首先要向其他成員國開放國防領域,加強彼此之間的軍事合作;其次要允許成員國之間人口的自由流動,這樣才能真正融入集安聯盟大家庭。
前面一條還好。
后一條才是很多國家對集安聯盟望而卻步的原因。
俄羅斯的人口足夠多,允許人口自由流動,對于人口較少的國家來說幾乎是致命威脅,也就高麗這種完全不擔心俄羅斯人涌入的國家,才能接受集安聯盟的苛刻規定。
所以這么長時間以來,想加入集安聯盟的國家雖然不少,真正加入集安聯盟的,只有澳大利亞一個。
意大利王國入侵阿比西尼亞帝國之后,弱小國家幾乎人人自危,這時候就體現出集安聯盟的價值了。
集安聯盟只在成員國遭遇外敵入侵時才會觸發整體防御職能,成員國如果主動對外擴張,不僅不會得到其他成員國的響應,而且還會被逐出聯盟。
如此一來,集安聯盟不僅不會威脅到其他國家的存在,反而會為弱小國家提供安全保障。
瓦西里找喬治,希望喬治修改集安聯盟的規則,迅速擴大集安聯盟的規模。
“為什么”
喬治不知道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
“如果荷蘭加入集安聯盟,我們的軍艦就可以在荷蘭的港口停靠,我們的轟炸機也可以使用荷蘭的機場,這樣等于是將槍口頂在英國人的胸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