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混蛋
《慕尼黑協定》的簽字,給了歐洲人一個假象,就像張伯倫回到英國之后宣稱的那樣,《慕尼黑協定》為歐洲帶來了一代人的和平。
這明擺著是瞎扯。
《慕尼黑協定》不僅沒能帶來一代人的和平,反而暴露了英國和法國,尤其是法國的綏靖本質,進一步助長了小胡子的野心膨脹。
捷克斯洛伐克立國的時候,和法國簽訂了安全協議,法國承諾會保證捷克斯洛伐克的安全。
法國人確實努力了,促成了慕尼黑會議的開幕。
但僅此而已。
《慕尼黑協定》簽字的一個月后,捷克斯洛伐克總統愛德華貝奈斯抵達俄羅斯。
愛德華貝奈斯在此前分別訪問了巴黎和倫敦,俄羅斯是第三站。
愛德華貝奈斯的目的很明確,希望俄羅斯能向捷克斯洛伐克提供幫助,抵抗德國的入侵。
瓦西里果斷拒絕,讓愛德華貝奈斯自己想辦法。
不能怪俄羅斯冷漠,捷克斯洛伐克作為前奧匈帝國國家,仰仗英國和法國的支持立國,和俄羅斯的關系一直不冷不熱。
現在才知道英法靠不住,臨時來抱俄羅斯的大腿,瓦西里會同意才怪。
喬治不關心捷克斯洛伐克的命運,重點還是放在德國的工業能力上。
在突破了《凡爾賽和約》的限制后,德國開始在軍國主義的道路上一路狂飆。
繼3號之后,4號坦克開始正式列裝德軍部隊,產量也從最初的每個月30輛,迅速提高到每月200輛。
德軍的規模也在迅速膨脹,至《慕尼黑協定》簽字,德軍已經擁有40個師,總兵力超過70萬人,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基本持平。
這么多軍隊,已經遠遠超出德國國防需求,也就只有張伯倫和達拉第,才會相信小胡子的謊言。
達拉第不好說,張伯倫是真的信任《慕尼黑協定》能為英國帶來和平。
愛德華貝奈斯訪問英國的時候,張伯倫信誓旦旦,堅信小胡子不會撕破《慕尼黑協定》。
面對英國和法國的綏靖,喬治無可奈何,繼續向俄羅斯軍工企業追加訂單。
阿爾法提供的情報表明,意大利王國也在同時擴軍。
喬治決定將軍隊擴充到60個師。
這個決定立即引發了小卡爾的擔心。
喬治向小卡爾說明,俄羅斯擴軍并不是針對德國擴軍的回應。
至于小卡爾信不信,喬治就不管了。
即便俄羅斯不擴軍,德國也不會停止擴軍的腳步。
在得到蘇臺德地區之后,德國決定再擴軍10個師。
值得關注的是,這10個師全部都是裝甲部隊。
馬卡洛夫再次向喬治匯報,來自德國的消息表明,德國人已經制訂了進攻法國的計劃。
喬治主動給貝當打電話,倆人在電話里展開了一場交鋒。
“這并不奇怪,我們都知道,德國也制定了進攻俄羅斯的計劃;我相信,俄羅斯也有進攻法國的類似計劃,這只是我們的防御機制在發揮作用。”
貝當嘴硬,堅信德國不會將法國作為第一攻擊對象。
小胡子確實是不會先打法國,而是先打波蘭。
“現在你依然堅信馬其諾防線可以保護法國不受德國入侵嗎”
喬治想看貝當能嘴硬到什么時候。
貝當沉默了一會兒才回復:“喬治,如果你愿意,我們可以聯手,將戰爭的風險扼殺在萌芽狀態。”
喬治承認,當他聽到貝當的話時,確實心動了。
但這也可能是個坑。
聯想到上一次世界大戰,俄羅斯被英國人和法國人坑的有多慘,喬治多留了個心眼。
“如果法國主動向德國發動進攻,俄羅斯可以策應。”
貝當這一次沒有沉默:“你如何保證”
“我以我的榮譽保證。”
喬治如果和貝當面對面,立個字據也不是不行。
隔著電話線,想立字據都立不成。
貝當沉默半響,默默掛掉電話。